第(3/3)页 “他们面对不公的时候,就会闹,就会聚集在一起,就会形成群体事件。” “因为他们很清楚,只要他们聚在一起闹起来,只要形成群体事件,就会有好处,因为有一位县委书记会保护他们,会帮他们解决问题。” “人是不识惯的,臭毛病都是惯出来的。” “因为他们知道这一点,又知道您会帮他们,因此他们乐此不疲。” “以后只要有不公的时候,他们还会闹,所谓会哭的孩子有奶吃,因为他们觉得您就是这样帮他们的,因此他们会哭,会闹,有奶吃。” “再者,县公安局的维稳工作是失败的,我做过县公安局长,我知道这里面的道道。” “我可以这么说,除了咱们庆和县以外,没有任何一个地区会把维稳工作放在社会,而不放在老百姓身上。” “我们说维稳,道维稳,实际上只是为了看管老百姓,不让老百姓闹事。” “但是您和蒋虎同志把重点放在社会上,是,社会混混没有了,黑恶势力没有了,也没有小偷抢劫犯了,营商环境也公平了。” “可是,老百姓的骄纵之心也生起来了,他们不畏惧警察,不害怕公安,时不时就闹事,这又何尝不是一种维稳失败?” 宋晓峰既然决定开口,那就把话说的清楚一些,明白一些,让杨东明白清楚。 杨东目光古怪的看向宋晓峰,渐渐眯起眼睛。 “你的意思是说,是我造成的群体事件?” “蒋虎同志的工作,也是失败的?” 杨东开口问他。 宋晓峰精神一紧,但是自己都说了这么多,又岂能退缩? “是,某种程度来说,是这样的。” 宋晓峰点了点头,盯着杨东。 他是好心好意,是为了庆和县更好,才会说这些,而不是找茬的目的。 “首先要谢谢晓峰同志的批评以及这一番道理,说明你是敢说话,说实话的干部。” “对此,我很感谢,也很欢迎,你能够直言不讳的说这些。” “但是,我很想问你一句。” 杨东盯着宋晓峰,目光沉重。 “您问。”宋晓峰点了点头,他既然说了这些,就不怕问。 “你是站在什么立场说的这种话?” 杨东沉声开口问道。 宋晓峰愣了一下,没有反应过来。 什么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