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第一节上课,朱莉教授没有讲课本上的内容。而是把这个专业的背景、由来、作用等讲述了一遍。还提出了几个极为特殊的案例。 精彩程度宛如科幻小说一般,听的下面的人十分投入,表情一愣一愣的。 两个小时过去,众人还有些意犹未尽。朱莉教授就已经拧上茶杯盖子,准备走了。 关闭话筒之前,她留下了最后一句话—— “生命的价值不在其长度,而在其重量。当你们亲手挽救过一条生命之后就会懂得,那种感觉,能抵消千辛万苦。” 这节课,他们什么都没有学,但又感觉收获满满。有时候,经验和教诲是比冷冰冰的文字更有用的东西。它的影响是长久的,深远的。 “薇薇,你体会过教官说的吗?”回去的路上,王静怡小声的问。 “不能。”许微微认真想了下说道。 王静怡似乎对这个答案很是意外,黑夜里也能看到她诧异的表情。 在她看来,许微微从小就和医学结缘,她的发现和研究成果都不知道造福了多少人,怎么没有体会呢?肯定是在谦虚罢了。 许微微无奈的叹了口气,她并没有撒谎。学医以来,比起成就感,她接触更多的其实是无力感。而且这种感觉随着时间的流逝是越来越深的。 中医由于用药机制,与生俱来的特点就是治疗时间长,慢性病的处理上有优势,注重预防、也就是“治未病”。 它的反馈是滞后的,不像急诊,能那么直观的感受到生命的消逝与挽回。也就没有那么大的情绪满足感。 这样就算了,她还经常受到“医学无用论”这种情绪的困扰。 上一世的时候她跟随导师去过偏远乡村义诊,村民几乎全是留守儿童和老人。村里基础设施差,医疗条件更差。 不管哪里不舒服,都只能归因到“劳累”,休息一阵就好了。 去到那里的三天,她们昼夜不停的看诊、施针。有些人身上的陈年旧疴已经十分严重,不是扎几次针、吃几副药能好的了。可长期治疗的费用又不是他们能承受的。 她们能做的也只是尽自己所学,教会村民病痛发作的时候按哪个穴位能缓解,哪种偏方喝了能抑制。 最小的师妹来的时候还喊苦,抱怨为什么山路已经那么难走了,她们还要背那么多药过来,跟前头的驴一样。后来就什么也不说了,跑前跑后的比谁都积极。 一群破衣烂衫的老头儿、老太太,用救世主一样的眼光看着她们,感恩戴德的收下几瓶看似珍贵但只是治标不治本的中成药。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