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谢星珩放下扇子,坐起来活动胳膊。 江知与懂事得过分,知道他是支久了,胳膊酸,跟着坐起来,帮他揉捏捶按。 谢星珩舒服得眯眼。 算小鱼交学费了。 正事聊完,熄灯睡觉。 江知与躺了半天,没见谢星珩动。 他经常去镖局,知道年轻男人成亲以后,都会很黏人。 小谢现在离他远远的。 江知与侧过身,朝他靠近。 谢星珩听着动静睁眼:“小鱼?” “嗯。” 江知与应声,黑夜里看不见他红红的脸,他就诚心发问:“你都不碰我?” 谢星珩失笑,胳膊一扬,精准落在江知与蜷缩的手边,“我不会,你做个示范,你来碰碰我。” 和洞房时不一样。 碰碰手一点都不缠绵。 江知与却很是心安。 他松开攥紧的手掌,手指量出的距离,刚好到谢星珩的手上。 谢星珩再进一步,把他手握着,预判了江知与的预判,提前用力,让他抽离失败。 “送上门了还想跑啊?” 这算什么送上门。 江知与陡然放松下来。 他想,小谢还是黏人的,也还是好性子。 只是更体贴。 次日,夫夫俩睡到自然醒。 江家早饭不一起吃,就没有晨昏定省的破规矩,除开新婚第二天的敬茶,后边都随意。 拜访常知县的时辰临近中午,不必着急。 江知与只需穿戴得体,就能随父亲出门,其他物品他父亲会准备。 他今天戴抹额,一般有重要场合,又必须他出面见异性,他会戴上抹额,遮遮孕痣。 谢星珩说他孕痣很漂亮。 不懂眉心痣的人有难了。 江知与摸摸脸,对着镜子把抹额系好,穿了一身水青圆领袍,问谢星珩合不合适。 他年岁尚浅,这回是“善心”作祟,打扮得稚嫩点才好扮演人设。 谢星珩跟他说:“你到了府上,适当任性一点,想顶嘴又不敢,憋着委屈,适时讲些车轱辘话。” 江知与:“……” 为什么你很有经验的样子。 谢星珩微笑:“读书使人进步。” 干活是干不了一点的,他现在就是嘴强王者。 - 城内拥堵,马车走不了,出门坐了一路轿子,再下来步行一段,走路去常知县府上。 江承海问他:“姓谢的有没有提点你几句?” 江知与想了想,没什么不能说的,便简略如实转告。 江承海:“……” 什么老油子。 江知与帮着谢星珩拉印象分:“他是看书看得多。” 江承海认可。 毕竟谢星珩那点家底,哪够他积攒这么丰富的经验? 看书倒是有可能。虽说家穷,买不了几本书。可姓谢的嘴皮子利索,也会做人,哄着同窗,拍几句马屁,借本书看看很容易。 江致微就收过一本谢星珩东拼西凑抄录的书。 趁着没到地方,江知与确认问:“我照他说的做吗?” 江承海点头,“还得随机应变。老李头想讨几份盐引,也在走常知县的门路。” 这是意外。 正常人料不到商户要插手。 两人到了门外,稍做停顿,整理仪容,拎着食盒,上前自报家门,被门房引入偏厅。 江知与第一次来知县府上,目不斜视,看眼前所及的风景。 知县府是三进的大宅院,过了门厅,是一面雅致的迎客松影壁。 进二门,沿着游廊朝东边走,上小桥,看高低有序的山石与青青流水。 池内金鱼成群,靠中央的部分荷花挺立,簇拥开放。 花树沿岸,落下一排斑驳树影。走在小石子路上,很是清幽。 下了小桥,就到了待客的偏厅。 门窗皆敞着,里间一张不大不小的四座圆桌,都是黄花梨木,花样简朴。 两侧墙壁挂着几幅字画,离得稍远,看不清印章,江知与观画工与字迹,非大家之作。 偏厅前后门相对,正后面是一处大平台,悬在池塘上方,从这儿出去,喂鱼赏花都是极好的。 府上丫鬟上茶,用的素瓷杯盏。 茶香浅淡,滋味涩而不陈。 是春季新茶。 劣茶。 江知与看向他父亲,江承海摇头,“没事。” 他便定心等着。 对商户而言,不论背景如何,权利不在自个儿手里,见了官员就要矮人一头。 常知县管理丰州,是他们顶头的上官,对他们不需太客气。 约莫一盏茶的功夫,常知县来了。 他年过四十,人瘦长,留着一撮山羊须,眼睛湛亮。 他姿态开怀,平易近人,进了偏厅先笑呵呵说近日公务繁忙,视线却不经意在江知与身上扫了一眼。 他曾为小儿子请官媒,去江家说亲。 江知与招婿,丰州多少儿郎心肝儿碎?他那不争气的儿子就是其中之一。 三人入座,江知与旁听。 他在人情上稚嫩,待人接物又是一等一的规矩,任谁都挑不出一丝错处。 又天生一副好样貌,出了名的乖巧。见了常知县后,发挥自身优势,像陪父亲见长辈的小孩。 有情绪波动,不像根木头,又懂事的不闹不插嘴。 谢星珩说的演技,对他而言有难度。 他不会装样,只会端庄。适当放开了些,勉强能混一混。 而且,他的确有小情绪。 父亲在他心里是很高大很了不起的人,脾性刚烈强硬,常跟他说,人在外面混,太软弱是会被欺负的。 可是现在,父亲对着常知县赔笑又陪茶,尽挑着好话捧着说。 他心里难受。 知县是七品官,三叔是五品官。 也难怪三叔能这样欺负他家。 正想着,常知县话锋一转,看向江知与:“你今天才是成亲第三天?” 丰州习俗,三天回门不包括成亲当天。 一般而言,回门前的三天内,夫夫俩也不会分开。 江知与反应快,没把这话当寒暄,立刻明白,这是他父亲说的“随机应变”。 他点头答话,先前憋着的心疼适时流露,眼圈儿发红。是个可怜样,一看就受了大委屈。 常知县眉头微动,“怎么?你夫婿待你不好?” 江知与没正面回话,思绪急转。 父亲说过,老李头为了盐引,也想帮县里解决难民的事。 他家此行过来,目的不纯。 相较而言,能看清所求为何的李家,比他们家更合适。 可常知县在他父亲说完计划后,是有心动的。 现在是对他这个“主事人”的考验,也是对江家目的的试探。 他要给出一个让常知县信得过的理由,还要表现出来他有主事的能力。 江知与努力让自己的身体松弛,显得自然、不紧绷。 他想到第一次见谢星珩的场景。 在闻鹤书斋,谢星珩作秀才打扮,看似体面,脸上脖子上,却有斑驳黑痕,是擦洗不干净留下的痕迹。 身上也是久未洗澡,闷出来酸臭味。 一个书生,一个秀才,还那么年轻,就这么进城了。 他嗓音略有颤抖:“我夫君是枫江逃难来的……” 起了个头,江知与垂眸,掩饰因撒谎而闪烁的眼神。 在外人眼里,谢星珩是个很有前途的年轻人。 家乡遭灾,好不容易逃难出来,却被商户抓去入赘,实在倒霉。 “我做这事,也是希望他不要记恨我。” 有自身利益牵扯,可信度才高。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