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文道·语言之法-《大周守藏史》
            
            
            
                
    第(2/3)页
    “不过后天铸就的异宝,其承载的道强大后,也可成为本命之器,此为先铸道,后成器。”
    “本我诞生的本命之器,则是先成器而后铸道。”
    “此二者的差别在此,而本我诞生的本命之器也只可有一,再起则难。”
    欧冶向干将与莫女解释他突破先天后,在见风允此番著书,所得的感悟。
    “翁!”
    就听殿内一声轰鸣。
    紧接着,一道虚幻的声音回荡在天穹之上。
    “今成《九黎音转周言字·表》,得之以证,可用之。”
    是九黎语!
    风允以九黎语诉说了这几字。
    然后,就听到风允以九黎语介绍着《九黎音字·表》,将此表的字母表一一颂出。
    典籍宫道韵如同这百越平原的溪水一般流出,在空中分枝,随着风蜿蜒四周。
    转瞬之间,整个百越仡城,皆能有所闻。
    二长老如痴如醉,深陷在这声音当中,竭尽全力去学。
    而城内的百越民不懂,能去学的人却不多,但若是深入者,皆迷离其中,不时作恍然之色。
    而在城内的一处土屋院内——
    “阿父,是风君吗?”
    一九岁小童正拿着竹简看《大禹赋》,而他的父亲,一位三十多岁的男人,也拿着《大禹赋》,似乎之前是在和小童说这赋。
    “禁声。”
    闻言,小童不敢说话,只是专注去听。
    却听见自己父亲叹息:“文道异宝,风君怕是随时可入先天了。”
    先天!
    小童望向自己父亲,他知晓父亲卡在一流,就是一流顶尖也达不到,可风君传言不过十六七,如今就可随时踏入先天。
    又听:“不过风君不会以此异宝入先天,不然他将困守九黎之地。”
    男子抚须,略带傲气道:“语言之道,小道尔,无思想,不过是一工具,再高能高到哪呢。”
    虽是这么说,但男子却竖着耳朵细细听之,一言不落。
    小童见父亲如此,撇撇嘴,但对那风君却越发好奇。
    他手中的《大禹赋》可都在父亲不断研读下,耳熟能详,背熟了啊……
    可正当众人听风允之声入迷之时。
    猛然一断。
    “呃!”
    站在殿外的二长老微笑的脸猛然一垮。
    “没了?”
    “咋没了!”
    与此同时,仡城多地,不约而同都传出怒目骂声。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