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五章:玄·先天-《大周守藏史》
            
            
            
                
    第(1/3)页
    原本风允欲想在行国策之后,以国策入先天,成就非凡。
    但此时《玄·观世》之言出,出即为法,直通道之本源。
    风允毫不犹豫,遂以此法入先天。
    “今以玄为道!”
    滔天般的气势在典籍宫之上爆发。
    “轰!”天雷散去,灼阳洒落。
    万物皆静!
    玄!
    风允眉心那道允咒青纹,逐渐扭曲,化作玄之一字。
    ……
    “先天!”
    整个百越国,唯有那些有异人之力的人方能看见,在天空中,一道人首蛇身的巨大虚影,冲天而起,撞入云间。
    瞬间,玄音如山川落瀑,荡于众人心头。
    大爽灌身,大脑清明。
    与大长老一同前往百越王宫,方至殿前,就不约而同回首望去。
    “风君以何道入的先天!”
    不是文道,也不是气运道,更不是武道,巫道……
    “玄?”两位长老费解,不明其意。
    但不管如何,能不用气运成就先天,就已经是非凡,此在百越国,也就只有巫婆做到。
    “如今风君才十七吧?”大长老不确定。
    二长老有些了解,徐徐点头,却也叹息:“不可限量,我百越国何得幸哉!”
    入殿…
    “先天啊…”百越城内,那从齐国来的文人,望着天空庞大的异相,嘴角抽动,讷讷言语。
    “果真是比不过了…可我邹氏传承,何时能成啊…”
    邹——咒也。
    而齐国,东夷之地也。
    蚩尤原为东夷之领,在被黄帝打败后,其后族除却迁徙的,也有一部分隐姓埋名,留在了东夷。
    这邹氏也随之分出。
    可邹始终不是咒,这也是他来此的目的,寻咒也。
    “罢了,就让衍儿在风君那学吧……”
    “呼!”
    风吹大地,风允造成的先天异相在众多异人眼中消散,而随着风,带着那股独特的玄之道韵,吹向寰宇。
    “玄?”
    突然有其感。
    在大周国内,典籍宫中,一中年之人,抬起深邃智慧的目光,逐步踏出宫室,抬头望向东南方向。
    风吹过。
    拂动他杂乱随意的衣裙和长须散发。
    “东南隐隐有大贤之象啊…”
    “聃先生,先生……”
    “呼呼…”就在李聃观天阅风,赞叹时,一内侍从外跑入。
    可不等内侍说话,其后就跟来不少人。
    观之,应是国中权贵。
    “李耳,赶快滚离此地,成天不守仪礼,如何敢在此地当这守藏史!”
    李聃闻声,不作反驳。
    反倒是哀叹。
    “我本就有辞假之事,如今也可。”
    李聃说毕,就接过了那权贵手中的诏令,不多看,就转身去收拾行囊。
    瞧着李聃毫不在意的神情,那权贵也不在意。
    其中一人道:“兄长,那褒国换了新君,和我们有什么关系,我们也用不着去帮他的子在周国寻这样的好职位吧。”
    “呵,他给了好处的。”另一人拍拍其肩道:“何况啊,这个褒君可不一般,在吴国待了十多年,如今一归来就让自己的儿子来大周做质……”
    ……
    外界之声和李聃无关,那内侍帮着整理。
    “聃先生,您真的要走吗,若是您和太保说明,太保定然会留您的。”
    李聃摇头:“人生有序,我鲁国的好友因病而卒,而大周又在此时辞去我,我如何能不顺之而为呢?”
    “鲁国好友?”内侍暗叹。
    “聃先生是大德大能之人,呆在大周典籍宫也是小用了,先生会出仕他国吗?”
    闻言,李聃摇头:“吾为寻道者,而非布道者啊,我的道,有人学是天为之,无人学是命为之,无为有为,无需我去行之。”
    收拾包裹。
    “劳烦内侍大人,为余寻一青驴,我也好走些。”
    “唉,我这就去。”内侍退去。
    李聃拿出那份讣闻。
    其上诉,那位好友无后人办理丧事,是一位当地的士族之寒门所助葬。
    “孔丘,孔仲尼……应该子姓之后,家寒却尊礼而行,也是难得。”
    “走吧,顺势而为,心无枉然。”
    ……
    “允师?”邹衍又探出头来。
    风允只道:“略有突破,无足道尔。”
    邹衍撇撇嘴,但风允不欲说,也只能乖乖回侧殿去看书。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