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 洛阳。 皇宫。 李隆基批阅奏折,时不时拿出呈报上来的奏疏认真查看,眉宇间隐约透着一丝疲惫。 他没想过自己登上皇位以后,会这么累。 忽然,他看见一份提议重回大唐旧制的奏折,眼睛微眯,思索片刻,缓缓合上奏折。 站在旁边伺候的陈公公见状,急忙低声道:“陛下,是否将此奏折送给宰辅大臣们研究?” 李隆基摇摇头,淡淡说道:“朕不希望这件事情牵扯过大,传旨给张柬之,让他进宫来见朕。” 陈公公点点头,快速退了下去。 很快,穿着官服的张柬之快步赶了过来,拱手恭敬道:“见过陛下。” 李隆基挥了挥手,示意他坐下,然后淡淡说道:“张爱卿,今早的奏折你都看完了吧。” 张柬之微微犹豫一下,还是点头道:“看完了。” “那张爱卿对重回大唐旧制的决定有什么想法吗?” 李隆基饶有兴致的看着张柬之,想听听他对此的看法。 张柬之皱着眉头沉吟片刻,然后沉声道:“老臣觉得,这个决定或许有利有弊。” “哦?” 李隆基眼神一亮,笑着说道:“愿闻其详。” 张柬之抬起头来,目光坦然的迎向李隆基,道:“重返大唐旧制的弊端在于会引起整个朝堂上大半的官员抵触,甚至会激化朝堂局势。” 李隆基微微颔首,表示赞同。 武则天当政时期改了很多大唐时期的制度,比如说科考、减免赋税等等,有些东西有利有弊,但是已经实行了多年,不是短时间能够改变的。 张柬之的目光炯炯,盯着李隆基,缓缓说道:“不过如果陛下依旧延续周制,也有点说不过去,所以陛下何不在唐制和周制基础上再次改进呢?” 李隆基眼神猛地一凝,沉声道:“继续说。” 他知道张柬之肯定不止这点想法,必定还有其他的办法,所以并未失态。 张柬之稍作停顿,继续道:“变法!” 说出这两个字的时候,张柬之心里也是忍不住一颤。 因为这不是他的想法,这是昨夜不良帅送过来的两个字。 虽然他对于这两个字很排斥,但是他却知道,若是自己拒绝了不良帅的请求,自己绝对会倒霉。 没有人能够拒绝不良帅。 “变法?” 李隆基皱着眉头,陷入沉默中。 这两个字无数次出现在历史长河当中。 大秦因为变法六世而兴,最终一统六国,奠定了千古一帝的霸业。 大汉、大隋皆有变法改革,国力一度强盛至极。 但是变法失败的也有很多例子,其中最典型的便是隋炀帝杨广,因为自己急功好利,导致变法改革失败,使得大隋衰落,直至灭亡。 所以变法这两个字虽然看似简单,但是实际操作起来却非常困难。 特别是现在大唐刚刚新帝登基,根基不稳,贸然改革,风险太大。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