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停车!”风澈喝令一声,翻身下马,走到一个正在收拾行李的老农身边,语气温和地问:“老丈,您这是要去哪里?” 老农抬起头,见是穿着锦袍的太子,连忙跪地行礼:“太子殿下!听说北狄要打过来了,我们这小地方肯定守不住,我打算带着家人去南方逃难。” 风澈连忙扶起他,沉声道:“老丈莫怕!朝廷已经派了大军驰援边关,定能击退北狄,保护百姓的安全。您看,我这就带着新研发的桑木弓和蚕丝甲去边关,将士们有了这些新武器,定能打胜仗!”他指了指身后的马车,“这里还有很多粮草和伤药,足够守城将士和百姓们用了。” 老农看着马车上的物资,又看了看风澈坚定的眼神,心里的惊慌渐渐消散:“太子殿下,您说的是真的?我们真的不用逃难了?” “千真万确!”风澈点头,“我以太子的身份向您保证,定会守住边关,守住百姓的家园!”他立刻让人召集沿途的百姓,大声说道:“乡亲们,朝廷已经做好了万全准备,赵将军率领的骑兵已经迂回包抄,切断了北狄的粮草;李副将率领的步兵正在加固关隘,守住防线;我带来了新的武器和充足的物资,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定能击退北狄,保住我们的家园!” 百姓们听了,都纷纷放下行李,脸上露出了安心的笑容。有个年轻的小伙子大声喊道:“太子殿下,我们也想为守城出份力!我们可以去边关帮忙运送粮草、照顾伤员!” “好!”风澈点头,“愿意出力的乡亲们,都可以跟我一起去宣化府,朝廷会给大家发放口粮和工钱,等击退了北狄,还会给大家记功!” 一路上,越来越多的百姓加入了队伍,有的推着小车运送物资,有的背着药箱准备照顾伤员,有的甚至带来了自家的桑木,想给将士们制作更多的桑木弓。风澈看着这支越来越庞大的队伍,心里满是感动——民心所向,便是胜利的底气。 五天后,风澈终于抵达宣化府。守城将领王将军早已在城门等候,见风澈带着庞大的队伍和充足的物资赶来,连忙上前躬身行礼:“太子殿下,您可来了!将士们听说您要来劳军,都士气大振!” 风澈翻身下马,和王将军一起走进城门。宣化府的城墙上,将士们严阵以待,手中的武器闪着寒光,眼神坚定。城楼下,百姓们正在忙着运送粮草、搭建伤兵营,一派忙碌而有序的景象。 “王将军,目前边关的情况如何?”风澈边走边问。 王将军沉声道:“北狄的骑兵已经在城外十里处安营扎寨,昨日还派了小股骑兵前来试探,被我们击退了。不过他们的骑兵机动性强,我们防守起来有些吃力。” 风澈点头:“我带来了桑木弓和蚕丝甲,你立刻让人分发给将士们,让他们熟悉新武器的用法。另外,我带来了很多百姓,他们可以帮忙运送粮草、照顾伤员,你安排人给他们分配任务。” “是,太子殿下!”王将军立刻下去安排。 风澈来到城墙上,望着城外的北狄军营,帐篷连绵起伏,旗帜飘扬。他拿起一把桑木弓,试着拉了拉,桑木的韧性很好,拉力十足,比普通的弓箭射程更远。“好弓!”他赞叹道,“有了这桑木弓,我们的将士在城墙上就能射杀城外的北狄骑兵,让他们无法靠近城墙。” 旁边的将士接过桑木弓,试着射了一箭,箭头精准地落在城外百米处的靶心,引得周围的将士们纷纷喝彩。“太子殿下,这桑木弓真是厉害!比我们之前用的弓箭射程远了三成,杀伤力也更强!” 风澈又让人拿出蚕丝甲,分给将士们:“这蚕丝甲轻便透气,防护力也不逊于铁甲,将士们穿着它守城,既能灵活作战,又能减少伤亡。” 将士们穿上蚕丝甲,试着活动了一下,果然比铁甲轻便许多,纷纷赞不绝口:“太子殿下,有了这些新武器,我们定能击退北狄!” 当天晚上,风澈在军营里举办了劳军宴。帐篷里,将士们围着篝火,喝着酒、吃着肉,脸上满是笑容。风澈端着酒碗,走到将士们中间,大声说道:“将士们,你们为了守护大乾的疆土、守护百姓的家园,日夜坚守在边关,辛苦了!我敬大家一碗,愿我们齐心协力,击退北狄,早日凯旋!” “愿齐心协力,击退北狄,早日凯旋!”将士们纷纷端起酒碗,一饮而尽,士气高昂。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