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拉包车的老吴!-《我们的时代:至死不渝》
第(2/3)页
老吴,四十来岁,租赁了大半辈子的人力车,终于狠下了心,用毕生的积蓄买了一辆八成新的车,虽然是一辆二手车,却是完全属于自己的车。
对于似老吴这样的车夫而言,乃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事了,就连身份地位也不可同日而语了,毕竟这年头,能出来拉车的人,便意味着身体好于一般人,也意味着有了一份糊口的收入,娶个逃难的女人似乎也不是什么很难的事,可一名普通车夫若想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车,大抵相当于娶了一个知书达理的女人当老婆,属于可望而不可及的事,约莫还需要花光上辈子积德行善,留到今生的好运气。….
老吴对这辆八成新的车,呵护有加,比对老婆还细心,每天晚上必定要拉进转不开身的屋里,绝不受寒霜露水的侵蚀,早上出门前,还要精心的把车擦的车倍儿亮堂,直到能照出人影来,才算放心。
如此,老吴这才有了拉包车的资格,显然要比租赁车拉散活满城跑的地位高出数截不止,远远的看见一辆反着光的人力车,上面的篷布软软的垂下,车架子蹭儿亮堂,叮叮当当的车铃铛声清脆悦耳,而拉车的车夫不知何时,也有了潜移默化的统一装束,区别于普通车夫,一律的长袖小白褂,或白或黑的裤子,裤筒肥大,跑起来招风散热,脚腕上系着一
条细细的带子,穿的也不再是草鞋了,而是宽双脸千层底青布鞋,整个就一干净、利落、神情。
这样的车夫拉这样的车会不由自主的神气,而坐车的人也会神气,一般都是接洋人的活或者那些不缺钱的人的活,寻常人打车,远远的瞧见这样的车,会默认坐不起,倒不是说真的坐不起,而是不忍多花一倍的钱。
买车,换行头,拉包活,并不仅仅意味着身份地位的提升,更意味着收入的提升,好比老吴先前租车,是被生活的皮鞭一刻不停的抽着陀螺转,那么买完了车后,则等于将生活的皮鞭牢牢控制在自己的手上,抽不抽,什么时候抽,那都是老吴自己说了算。
老吴虽然四十来岁了,拉了大半辈子车,跑过的路能绕北平城上千圈,但在拉包车的这行里,属于绝对的菜鸟一个,以至于初次拉包车竟然停在了东交民巷的口子上。
须知,拉包车这行里,东交民巷的洋活儿属于行业顶端了,它不同于八大胡同前拉的短趟子光城里跑就行了,也不同于从宣外大街走永定门跑南苑的长趟子光有力气活就行,拉洋活儿还需要有些与众不同的知识,嘴里还要能讲几句洋文,另外对北平的历史也要十分的了解,若是遇到了一口华夏话的洋人,那就等着拿额外的赏钱。
老吴拉包车的第一天,兴高采烈的停在了东交民巷口子上,满心欢喜的准备迎接第一个客人,却不料,被现实狠狠的扇了一记耳光,听不懂洋人说的话,就不知道要去哪里,其他排队等活的车夫自然是抱着死贫道不死道友的心态,乐得看笑话,更不愿伸出这个手。
正当老吴准备去八大胡同蹲活儿时,火急火燎的何琪出来了,顾不得走路省钱去宣外大街,一头蹿上了老吴的车,张口就喊道:「去宣外大街,快点儿。」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