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曾繁扶对一言不发的王守仁问道。 王守仁淡然一笑,站在船头之上,轻声道:“动心一问,自然知晓。” 曾繁扶、俞青山连连点头,只是人家搭理咱们吗? 王守仁凝眸看去,气沉丹田:“良臣兄,多年不见!” 官船之上,指挥漕船南下的王良臣听闻声音,转头看去,眯着眼辨了一番,旋即哈哈大笑起来:“伯安兄,五载不见,别来无恙乎?” 王守仁拱了拱手:“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虽去了蛮荒之地,可也总算有所成。王兄,漕船为何南下,你这是?” 王良臣让船靠近一些,看着王守仁满是感慨:“自你我挨了刘瑾的板子,逐出京师后,再没过音讯。前段时日听闻伯安兄去了庐陵就任知县,不成想转眼就在这里遇到。你也是朝廷中人,不瞒你,山东有灾情,陛下定下了海、河、路立体救灾计划,动员了京师与四府之力,为更快运粮至山东,陛下准许截留漕运船只前往山东……” 王守仁皱眉。 山东有灾情,但并未波及运河,王守仁对此并不甚了解。 王守仁询问了一番灾情状况,而后问:“陛下当真回了紫禁城?” 王良臣认真地点头,严肃地说:“伯安兄,陛下在风沙茫茫之中到底经历过了什么,想了什么,没人知晓,但陛下已痛改前非,大力拨乱反正,如今朝堂清明,令人振奋!另外,朝廷更改年号的公文已发往各地,明年元旦,大明将进入中兴元年!” “中兴?” 王守仁深吸一口气。 中兴! 正德皇帝竟然将中兴这个目标当作了年号来使用,这是在向世人传递他钢铁一般不可动摇的决心与意志吗? 倘若真如此,这次回京,或许大有可为! 王良臣拱手道:“朝廷命令紧,我身为山东按察使司副使,必须及早赶往赴任,待他日相会你我好好叙旧。” 王守仁拱手送行:“为苍生劳苦,配得上你良臣二字,多多保重!” 王良臣挥手,船只南下。 王守仁站在船头之上,眺望着北方,意气风发地喊道:“北上,去京师!” 朱厚照,若你当真改了本性,成了一个圣明君主,那我王守仁愿倾尽平生智慧,助你中兴大明! 漕运船过,水道立即宽敞起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