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李东阳走出文渊阁,抬头看着漫天星空,老脸挤动了下:“这个时候陛下传召,想来与海事有关。” 杨廷和语气凝重,压低声音:“有人通风报信了。” 李东阳皱眉,看了一眼杨廷和没有应声。 知道海图、宝船图纸在刘大夏府上的人并不多,内阁前脚刚安排人告知刘如愚,后脚特勤局就跟了过去,如果说他们没收到准确消息李东阳不信。 到底是谁走漏消息,兵部的人,还是督察院的人,亦或是在内阁中办事的人,这不好说,也不能随意揣测。 王廷相到了,见到李东阳、杨廷和两人,叹道:“刘如愚差点为曾绍贤所杀,伤口几乎划过整个胸膛,若不是收了力……” 李东阳摇了摇头,问道:“特勤局的人拿走了图纸,是吗?” 王廷相看了一眼李东阳。 你这老头子好歹关心下刘如愚,毕竟那是刘大夏的孙子,刘大夏和你是至交…… 李东阳不介意刘如愚是死是活,死了也不过是刘大夏白发人送黑发人,可图纸落入皇帝手中,一旦兴海事,大明每年要送多少黑发人? “拿走了大部。” 王廷相严肃地回道。 李东阳叹了口气,见工部尚书李鐩姗姗而来,便开口道:“去文华殿吧。” 文华殿,灯火明亮。 朱厚照开门见山,指了指桌案上的海图与宝船图纸,沉声道:“这些原本应该存放于兵部库房,缘何出现在了刘大夏府上,这件事朕等刘大夏回来再追究。现在,朕要重新整顿龙江船厂,再造宝船,重建大明水师。” 李东阳、杨廷和等人没想到朱厚照如此直接,加上没有太多准备,一个个沉默以对。 朱厚照端起茶碗,暼了一眼四人,道:“说话吧,让朕听听你们如何反对此事。” 李东阳无奈,只好走出来,严肃地说:“陛下,臣反对有三。” “讲。” “其一,造宝船制造耗费巨大,据臣所知,仅仅是造一艘宝船,便需要六千余两;其二,远航耗费巨大,各类物资耗费难以计数;其三,大宝船制成之后,除远航外更无用武之地,而维护、打理宝船,又是一笔花销……” “说完了?” “陛下,宝船出海,过于张扬,一旦有所成,朝廷必然滥加赏赐。如今各地百姓日子过得艰难,这时征调徭役恐增民怨……” “完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