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虽然海运停罢,但大明也不是完全停止了制造海船,只是相对河船动辄几千的数量,几年下来,几十、上百艘海船实在不值一提。 继续打造海船,实在是因为不能完全没有。 比如辽东运粮需要走海运,从山东出海运粮,顺风两三天就到了,你走陆路,一个月也到不了…… 比如朝廷出使,搞个外交什么的,不巧,出使地多在海外…… 再比如,总需要防备下倭寇、海贼吧,等对方跑路的时候,沿海卫所里多少需要有点海船可以追击吧,狗刨两下可追不上鬼子。 有海船,那就好办。 虽然数量不多,但调动起来,足够了。 朱厚照对王廷相道:“朕需要兵部如此,如此……” “这……” 王廷相惊讶地看着朱厚照。 朱厚照肃然道:“这件事保密,任何人都不得泄露,包括办事之人!至于最后安排,时候到了,特勤局会拿出旨意!” 王廷相不解地问:“为何要如此大费周章?” 朱厚照盯着王廷相,低沉着嗓音:“日后自会知晓,若是你走漏了消息,坏了筹划,朕会让你去贵州龙场住三年。听闻王守仁在那里悟了道,想来你也能悟出点什么……” 王廷相咧嘴。 娘的,那是蛮荒之地,亏了王守仁能活下来。若是自己,估计三个月都撑不到。 坚决不能去那里。 “臣领旨。” 王廷相知道王守仁身怀大才,又有一门厉害的学问,这个时候惹朱厚照不高兴,估计兵部尚书的位置很快就会换成王守仁。 兵部左侍郎接任兵部尚书,合情合理。 朱厚照看着离开的王廷相笑了。 看来拿王守仁当备胎是对的,啥时候给吏部也找个备胎,梁储那家伙太较真……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