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哗啦,哗啦—— 算珠被一只胖手上下晃动着,发出清脆的声响。 一根瘦弱的手指伸出,拨动了下算珠,嬉笑道:“爹,是不是可以教儿打算盘了?” 胖手与算盘不见了,肚腩顶了出来。 陆圭转过身,看着一心想经商的儿子,一脸的横肉便抖动了起来:“四书五经不好吗?当商人可没什么前途,这次爹带你出来,就是想让你见识见识经商的难处,看看每一笔账目来得多不容易。” 十一二岁的陆年后退一步,直摇头:“翻来覆去总是这个圣人说,那个先生说,我不想只让别人说,我想自己说话,别人听着。” 陆圭将身后的算盘拿了出来,递给陆年:“也罢,走完南北,你若不喊苦,便经商吧。这算盘的基本口诀你可记住了?” 陆年接过,摇晃了下,笑道:“一归如一进,见一进成十。二一添作五,逢二进成十……” 掌柜陆奉走来,道:“东家,少东家,前面就是河西务钞关所了。” 陆圭点了点头,在考校完陆年后,船也慢了下来。 “这就是河西务钞关吗?” 陆年看到前面望不到尽头的船,正在水道之上缓慢而行,时不时还有微微碰撞,好在船梆上绑了厚厚的芦苇席。 陆圭拍了拍肚腩,严肃地说:“没错,前面就是河西务,这里舟楫聚泊,车音马迹,日夜不绝,可以说是京东第一镇!” 陆年笑道:“爹,听掌柜们说,这里在元时就很是兴盛。” 陆圭点头:“是啊,这里最初原本是个修船的船坞,因处在运河以西,被称之为河西坞,后来才将船坞的坞改为政务的务。元时曾在此处设海运司,领接海道事,进出京城的船只在此纳关税。你看西面那一片农田,以前这里全都是粮仓。当年这里又是津门首驿……” 一桩桩事,灌输到陆年脑海。 行万里路的见识,就是如此增长起来的。 等了一个半时辰,船才进入河西务的正关处。 陆圭留下掌柜在船,带了包裹,与陆年上岸报关。 吏员接过路引,查验沿途交过的税票,盘问了几句,便抄录在册,然后将路引、税票连同报关文书一起交还。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