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邱茗给自己老爹使眼色,然后道:“自然认识,河西务时我们还在一起闲聊过……” 邱山没多想,问道:“哦,那他可有万贯家财?” 邱茗着急不已,挤眉弄眼:“何止万贯,这普天之下——呃,他的生意到处都是。” 如此大买卖? 邱山茫然,没听说过姓朱的商人将生意做很大的,不过儿子既然如此说了,那就进去吧。 付利闷了一口气,又不愿得罪邱山,只好进入房间。 三十余人落座,坐了一屋子。 邱山直言:“朝廷给了商人一次机会,我希望咱们可以抓住了,今日无论如何都需要拿出最终结果,早点投送给朝廷,也好早日筹备、推行新商策。经过几轮商讨,还有四个问题尚未解决,头一个,商税问题。邱茗说了,皇帝于河西务提了三点,这——河西务——” 邱山脸色陡然一变,看向王通添身旁的朱厚照,喉结动了动,又看向一旁重重点头的邱茗,后知后觉,手微微抖动起来。 “继续说啊。” 付利催促。 邱山声音放平了许多,收敛着说:“陛下在河西务提出了三点,第一点就是确保朝廷所得可增三至五成。诸位之前提了诸多商税税率,多数支持从三十税一调整为二十五税一或二十三税一。可厘算一番,如此微调,并不足以让朝廷商税增加三五成之多。” 孙宝德敲了敲桌子:“皇帝这就有些强人所难了,要想让朝廷商税增加三五成,那咱们商人哪里还有什么活路?眼下大家都活得艰辛,再增加商税,岂不是要破家了?要我说,咱们先不论这一点,交给朝廷去论。” 叮叮。 碗盖敲打茶碗。 朱厚照待众人看过来之后,沉声道:“若是商人不议此事,完全交给朝廷,那朝廷是不是无需考虑商人,随心而定?” 王宇哀叹一声:“不是我们不想议,而是此事着实没办法。朝廷想要商税增加三五成,唯一的办法就是增加商税,可我们盘算一番,要达到朝廷目的,至少需要将商税调至十税一,这是破家的苛税啊……” 朱厚照反问道:“朝廷要增加商税,就一定要增加商税吗?另外,十税一,对你们来说,当真是苛税吗?诸位不妨先将这两件事论个清楚。”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