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朱厚照站起身来,厉声问道:“为何不直接上奏?” 祁约没有畏惧之色,回道:“陛下,若直接上奏,必会打草惊蛇,引人警觉,继而收敛踪迹,蛰伏起来以待其时,朝廷再想追查,恐会无果。故此,此事臣不能公开了说,同样,查谢素也不能以走私为名。” “不得已,臣只能借戴封八案掩人耳目,希望特勤局、锦衣卫在调查谢素时可以发现走私端倪,继而查出所有参与走私之人。泄露陛下行踪,指使他人告御状,是臣之罪!” 朱厚照看向张永:“让曾绍贤、崔元审问谢素关于走私之事,朕要知道全部!” 张永领命,安排宦官去传话。 朱厚照审视着祁约,从御案后走出:“如此说来,倒是你一番赤胆忠心了?” 祁约伏拜:“臣有罪。” 朱厚照甩袖:“既然你察觉到了走私之事,可调查出了眉头?” 祁约苦涩不已,微微摇头:“臣是监察御史,一到地方,所行之处皆有耳目,想要调查出真相很难。” 朱厚照走至文华殿门口,沉声道:“倘若当真有人走私出关,暗中与鞑靼交易物资,朕自不轻饶,可若是查无实证,你可就犯了死罪。” 祁约回道:“若无实证,臣领死。” 朱厚照安静地等待着。 一个时辰后,曾绍贤、崔元拿出招册送至文华殿。 朱厚照翻阅着招册,脸色变得阴沉起来。 祁约所言是真的,谢素确实参与了走私物资,每年都有大量的盐、布帛、茶叶走私出关,而与谢素联合走私之人,是万全右卫左参将刘宝。 刘宝不算什么,真正让朱厚照恼怒的是,谢素在招册中竟然提到了边镇“冒功”新策,既走私货物出去,牵着马匹回来,马匹发卖给边关,边关上奏朝廷,追踪鞑靼时杀退敌军,俘虏马匹多少、多少,朝廷自然会按功封赏。 而就在数日之前之前,朱厚照还收到了万全都司、大同镇送来的“捷报公文”,清一色俘虏战马数十、上百,兵部为其请功,朱厚照也很大方,亲自写了圣旨嘉奖边镇将士英勇。 可现在回头看,自己竟像是一个傻子,被地方将官玩弄于鼓掌之心!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