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朱寿!” 朱厚照抬手,然后从袖中取出一贯红钞,递了过去:“一贯,茶壶我买下了。” 吴颐山看了看递过来的红钞,皱了皱眉头:“这是……” 朱厚照笑道:“这是朝廷新推出的宝钞,可以随时拿着这宝钞去银行兑出银钱,也可以作金银交易,是吧,胡掌柜?” 胡掌柜被截胡,虽有些不高兴,可还是点头:“没错,若是这位吴公子不愿收宝钞,本店可以帮忙兑成银钱。” 吴颐山接过宝钞看了看,终究还是不放心。 胡掌柜也没推辞,干脆利索地拿了一贯钱给吴颐山,然后对朱厚照道:“这茶壶一贯可不值……” 朱厚照不以为然,开口道:“掌柜,就用这茶壶泡一壶茶,吴公子可愿赏光座谈一二?” “自然。” 吴颐山欣然答应。 坐下。 掌柜很快将茶送上。 朱厚照看着眼前的茶壶,凹凸不平,古绉满身,看似不考究工艺,然则纹理缭绕,有大有返璞归真之意,不由问道:“这茶壶名为供春壶,是因为所作之人,名为供春吗?” 吴颐山听闻愣了下,微微摇头:“这个——不瞒朱兄,所制者并非供春。供春二字,取自‘供送春愁到客眉’。” 朱厚照微微皱眉,盯着供春壶陷入沉默。 紫砂壶的鼻祖就是眼前的供春壶,后世有许多传闻,其中一个传闻最广的恐怕就是这吴颐山有个家僮名为供春(或龚春),吴颐山在宜兴金沙寺读书时,供春闲着没事,跟着僧人学习制陶,之后捏出了紫砂茶壶。 “那你可有名为供春的家僮?” 朱厚照问道。 吴颐山有些诧异,不明白眼前的人为何如此问,只好摇了摇头:“并没有,跟着我的家僮只有一个,名为朱昌。” 朱厚照指了指供春壶,问道:“所以,这是你制出来的茶壶?” 吴颐山紧锁眉头,犹豫了下,最终说道:“这事,并不好说吧,权当我那家僮改了名字,唤作供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