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这可就有些出人意料了,毕竟许多人都认为皇帝会从翰林学士里面选人。 既然有了旨意,那就办事吧。 傅珪看着外面众多举人,肃然道:“辛未(年份)科举,本官与王祭酒为考试官。此番考试,力求公正、公平。本官在此,祝愿诸位可以跃龙门,成大器!时辰不早了,唱名入院吧。” “且慢。” 顾仕隆走了出来,没有理会皱眉的傅珪,厉声喊道:“纠察队担任此次科举监察之职,陛下说了,谁若是在此番科举中作弊,一旦查实,三代不得参考。诸位中若有夹带者,最好是掂量清楚,这作弊的利害!” 三代不得参考! 唐寅深吸一口气,这他娘的要是早些年推行,自己岂不是要背负三代人的冤屈,如果没人给自己伸冤,那这憋屈也太大了。 徐祯卿忍不住摇头,朱厚照还真是将三代彻底绑在了官员与即将要做官的人身上,当官贪污连累三代不得为官,这举人作弊,那也是连累三代,和贪污的代价一样沉重。 朱厚照认为,会试是朝廷选拔人才最后一道门槛,也是他们进入仕途的临门一脚,既然都打算当官了,至少心性要过得去,偷奸耍滑,作弊欺骗,这不是行为问题,而是品性问题。 今天能作弊科举,明天就能欺君罔上。 能力差一点还可以培养,多给机会,磨练磨练也能出来,可这品性差一点,那培养不起来啊。还有上梁不正下梁歪,你都这样了,你教出来的儿子能好到哪里去? 索性三代不参考,三代以后再看看吧。 娘的,以前作弊被抓,最多挨一顿板子,一年或五年或九年不参考,可这一次,不是几年,而是三代了!这可就是将几十年家族的文脉彻底断送了…… 这种情况下,谁还敢作弊。 于是乎,丢馒头、扯衣服、脱鞋子的人就出现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