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李桂赶忙跪了下来:“张公公,太后正等着太医,不若先容我——” “你,去请太医去慈宁宫!” 张永随手指了指一名宦官,然后看向李桂:“现在可以去文华殿了吧?” 李桂再也没了借口,只好低头跟在一旁。 文华殿。 朱厚照盯着舆图,与张懋商议着宣府等地的布防问题。 张懋言道:“小王子不太可能从开平卫、君子堡这一线强攻进来,这里山势起伏大,不利骑兵,远不如新河口、野狐岭一带。加上小王子几次突入宣府,都是选择在万全都司西北方向,轻车熟路,想来他还是会从那里突入而来。” 朱厚照沉声道:“这个风险我们不能冒,锦衣卫在万全都司内抓了不少鞑靼细作,朕认为,可以用上一用,放几个烟雾弹。” “烟雾弹?” 张懋茫然地看着朱厚照。 朱厚照笑了笑,解释道:“就是放一些虚假消息给小王子,让他走野狐岭进入宣府。” 张懋皱眉:“陛下,万全都司在野狐岭设防,有一千余将士镇守……” 若是外人突然听闻边境竟然只有如此少的人镇守,不知作何感想,事实上,不管是明朝还是任何朝代,包括新中国,谁也不可能在边境线上一直囤有重兵,军队驻所必然是在边境一段距离的后方,比如宣府重镇就在长城以内八十余里,大同也长城内六十余里。 长城是外围防线,从来不是为了应对大规模骑兵兵团的,事实上,日常的长城根本扛不住大规模骑兵兵团持续冲击,真正阻挡的是散兵游勇,是小股的零散的袭扰性质的骑兵。 有了长城外围防线的存在,大明最大的好处就是,不至于因为今天有二十几个骑兵前来就立马出动大军,明天有一百来骑兵,还得出动大军…… 当然,有些城关之所以能挡住大规模骑兵持续进攻,是因为后方兵力跟上了,有军队在后方支援,打得起消耗战。毕竟几十里路,说支援还是快。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