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朱厚照知道唐寅这些年受了很多苦,亲人断绝关系,老婆弃他而去,混到了旺财都嫌弃的地步。 而这些,是不白之冤。 错的不是他,但他却承担了错的苦果。 朱厚照深深看了看唐寅,问道:“朝廷苦你这么多年,若是没中式,日后可还打算再考?” 唐寅心头一颤,眉头微皱。 祝允明有些不高兴,开口维护:“你这人也是,今日便要放那杏榜,怎可说如此晦气的话,唐兄有大才,一定能中式。” 杨慎咳了声,目光微冷:“纵有大才,也未必能中式吧。” 比如自己—— 正德三年就该中式的,结果试卷被判卷官不小心给烧了,你说这委屈不委屈,难受不难受。 中式不中式,有时候还需要看运气! 唐寅见祝允明还要说话,抬手止住,对朱厚照道:“若此番没中式,我还想再来一次,毕竟丢下经史子集多年,这次匆促而来,并没有准备周全。若再给我三年,我有自信中式!” 朱厚照颔首。 唐寅有这个本事,这可不是什么大话。 朱厚照笑道:“那你可想过,一旦中式,成了官员,该当如何作为?” 唐寅愣了下,微微摇头:“尚未想过。” 朱厚照看向杨慎:“你想过没有?” 杨慎犹豫了下,还是点了头:“想过为官之后,以万民之声为我声,以苍生之命为我命,直言进谏,治民康宁!” 朱厚照笑道:“若是这样的话,那估计要入督察院,做得罪人的事了。” “求之不得!” 杨慎肃然回道。 自己不怕得罪人,胸中抱负,一身学问,不就是为了吾民泰安吗? 现如今皇帝立志中兴,总需要一些人冲锋陷阵,针砭时弊,这个时候得罪一个人,兴许背后是造福一群人! 朱厚照很是满意,然后对唐寅、祝允明等人道:“虽说入仕之前,想当官之后要走哪条路,当什么官,当什么样的官,做什么样的事有些遥远。但有才之人,有能之士,目光长远者,总需要先一步考虑,而不是只将终点设在门口,要学会将终点设在衙署之上,百姓之中,朝堂之内。日后,这朝廷官员的选拔方式,很可能会改。” “何意?”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