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老汉前脚走,王同志赶紧叫元妮,又给了罗同志十块钱辛苦费,后者死活不收,“举手之劳,哪能收你们的钱呢?” 好说歹说,罗同志才收了五块,她又提醒道,“这骗子肯定去卖东西了,等他发现,根本没人收白瓷碗,还得找过来,咱们赶紧走吧。” 三人的行李都是收拾好的,此刻也顾不得多说,拿好行李,退房就走。 什么老华侨想要收购白瓷碗,这些谣言都是元妮想出来的。 目的就是要利用贪心的老汉,让他主动现身,把假货收回去。 至于谣言为什么传播的那么快,以耿老太太的关系和人脉,传一两句似是而非的闲话,那还不是易如反掌? 不得不说,元妮想出的这个办法巧妙至极,不仅挽回了王同志的损失,还让他倒赚一笔。 五百块到手,王同志要分元妮一半,后者死活不要,“你不是说嫂子想要件大衣吗?现在有钱了,你去给她买回来吧。” 王同志笑道,“多亏了你,我这就去买。” 公事已经办的差不多了,归期在即,王同志手里有了充裕的资金,终于可以买买买了。 元妮也准备买些东西带回去,天气越来越冷,俩妹妹的棉袄是姥姥新做的,姥姥姥爷还是穿着旧袄子。 旧袄子里棉花板结,早就不保暖了,元妮儿想给两位老人家各买一件棉猴。 说起棉猴,跟大衣还有所不同。 大衣后边不戴帽子,棉猴是风帽和衣服连为一体,天冷的时候可以把帽子戴头上,非常实用,原本棉猴是给小孩子们用的俏皮款式,现在哪个年龄段的人都能穿。 京城百货大楼里啥都有,只要钱凑手,什么都能买出来。 王同志和元妮搭伴去了百货大楼。 元妮花了一百块钱,买到两件卡其布面的崭新棉猴。 “元妮同志,我那里还有一个空旅行包,你把棉猴装里头,那包也就差不多满了。” 王同志满脸喜色,在元妮和售货员的帮助下,他买到了一件枣红色的呢子大衣,颜色可心,款式也时兴,老伴一定喜欢。 王同志的话倒是提醒了元妮,“咱们肯定不止这些行李,我再买个旅行袋吧。” 除了棉猴,元妮还要买些布料,陈家人多,就算一人一块布,也得装半兜子。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