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你耿奶奶不是带了那么多东西过来吗?我咋也得给人家备一份回礼,咱这乡下地方有啥好东西呢?只能弄点干菜野味啥的。”姥姥擦一把额头上的汗。 原来如此,元妮不得不承认,还是姥姥想得周到。 虽说耿老太太跟元妮有血缘关系,但她跟陈家人一点关系都没有,人家大老远的给带了礼物,就应该回礼才对。 “这是我疏忽了,姥姥,你也别费那么大劲了,大老远地带干菜不合适,野味也不好整,让我琢磨琢磨,给人家弄点特产吧。” 马上就要过年了,想上山打野猪吗?那正好,野猪也想备点年货哩。就看谁能干过谁了。 “咱这边有啥特产啊?”姥姥还真不知道,村里人吃饱肚子都难,就算是真有特产,也轮不上村里人吃。 “蜂蜜,大枣,再整点地皮啥的。”这些算不算特产呢?元妮也不是很确定。 地皮是一种藻类,下完雨以后,在荒郊野外的草丛里就能看见这玩意儿,一堆一堆黑乎乎的,看着丑吃起来香,就是不太好捡。 姥姥寻思一下,认为元妮说的有道理,大老远的寄点干菜,还不够邮费的,“那我就不准备了啊?” “你别准备了,让我想办法吧。” 如今物资短缺,就算是问当地人也不一定有路子,元妮决定问问顾超,毕竟他生活层次高。 这段时间丹县太平得很,顾超不用每天接送元妮儿,不过,他一有时间就往元妮家小院跑。 当天晚上,元妮还没顾得上去找顾超呢,他就卡着饭点来了。 姥爷和四舅舅也刚回来,姥爷一看见顾超就笑,“你运气可真好,我买了块酱肉,正准备喝两杯。” 买卖比姥爷和四舅舅想象的要赚钱,别看俩人挣的都是小钱,积少成多,每天最少能进账二三十。 照这种赚钱速度,用不了半年,就能把承包费还上。 姥爷如今也大方了,动不动就买点好吃的,给大家改善生活。 顾超适时递上了一个瓶子,“刚好我这有点老酒。” 姥爷开怀大笑,比起几个愣头儿子,顾超真是个可心的孙女婿。 一看顾超过来了,姥姥又炒了个鸡蛋。 饭菜摆上桌,姥爷亲自拿杯子,“老四,你也喝一杯,陪陪小顾。” 二舅舅的两个儿子在一旁直舔嘴巴子,吃香喝辣,如今是吃上香的了,他俩也想喝辣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