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是!”姜武点头。 负责运送的军官见状道:“周将军,东西已经送到了,那我们便先回镇北关了!” 周正挑眉,他原以为对方会等自己的回应再回去来着。 犹豫了一下,周正道:“好!” “走!”军官也不犹豫,大手一挥,便带着那些军卒们扬长而去。 目送这些人离去之后,士兵们忙来到车旁开始查看。 看了几眼之后,有人大声道:“是酒!还有兵器甲胄,将军咱们发财了!” 周正微微一笑,然后便向营帐内走去。 打开信封,里面有两封信。 第一封是写给周正的。 “你是条汉子,是我之前小看你了,不过我也不会认错,更不会坏了规矩。” “筑城的事情你就别管了,继续经营你的白沟屯吧。” “还有一封举荐信给你,再有半个月就是河东道的科举考试了,你拿着这封信可以直接去参加武举考试。” “既然不想跟我走,便去走林业那条路吧。” 第二封便是那所谓的举荐信。 武举要比科举简单很多。 科举需要先考童生,再考秀才,然后是举人,最后才是进士。 武举就比较简单了,只要你通过县里的考试,便有了考武举人的资格。 成为武举人之后,便可以进京去考武进士。 只不过和科举相比,武举的难度要大很多。 科举就算没考上,最多赔个路费,过几年再来,而武举就不一样了,武举考不上弄不好是要死人的。 武举武举,肯定是要比武的,双方拿着兵器对砍,全都是真家伙,绝不会套招。 能打的获胜,不能打的不死也是个残废。 如果只有打架倒也还好,关键不知哪个挨千刀的提出建议,要在武举考试的时候考策论。 这就要人命了。 考武举的全都是粗人,能写自己的名字便算是有文化了。 能写出策论来,老子早就考文进士了,谁还来这玩命? 所以,大乾开国这么多年来,武举的恩科一向比较冷门。 很多时候,都是勋贵们混个文凭的地方,真正草根从武举人考中进士的极少。 但只要考出来了,那必定是个文武双全的人才。 陆瑾给周正这封举荐信,其实也有赶人的意思,他希望周正赶紧走上林业的老路子,考上武进士,赶紧从这里调走。 周正看着这封举荐信,默不作声,半晌之后,他才小心的将举荐信收了起来,至于陆瑾写给他的那封信,他则直接烧了。 和他推测的一样,陆瑾并不打算再找他麻烦了,但同时也不会再重用他。 至于,今日的那些赏赐,应该算是安抚,也算是另类的道歉。 不然的话,他们那些军功绝不会给这么多东西,就算朝廷给了,各级官员随便扒拉扒拉,能剩下三分之一也算不错了。 而这次,却是给的足足的。 “算了,走一步看一步吧!” …… 十天之后。 两匹马自白沟屯并肩走出。 马上的二人,一人擎枪跨刀,背负弓箭,眉宇间英气十足。 另一人背着书箱,头戴纶巾,左右眺望已经的麦子,时不时吟唱两句不知名的诗句。 “将军,你真要参加武举?”景色看够了,庞春便看向周正,主动挑起了话题。 周正点了点头道:“嗯,闲着也是闲着,不如去看看是个什么情况。”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