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观音山禅寺-《穿越知否混日子》


    第(2/3)页

    杨无端,扬州本地人,性格可以说与原本历史中的柳永可以说非常相像,才华也可比肩,一首首脍炙人口的词句早年间流传很广,但是年轻的时候进京赶考,虽然一首扬州慢引得汴京纸贵,但是流连于烟花之地,酒后说了一句,与其费尽心思科举,不如寄情于风月,被当今官家所不喜。

    这倒也无妨,此人才华过人,虽被官家压了几届,但最终还是得以考中二甲,错就错在之前写词嘲讽当朝宰相等人,讽刺他们无才无德,诬陷范相公,将范相公等人排挤出中枢,惹的朝中相公们不满,授意底下人弹劾。

    杨无端倒是洒脱,辞官不做,但是扬州籍贯的官员被迁怒,贬了好几个,于是在扬州官场,杨无端此人就是个禁忌,淮南书院又是个半官学背景,也无人敢在学堂中提起此人。

    说完杨无端,盛老太太还告诫盛长槐只可学其才,不可学其人,日后切不可学习那些读书人自诩风流,流连于青楼楚馆之地。

    盛长槐连声答是。

    马车行走不多时,就已经走过瘦西湖,行至一两里之外,已经到了未正二刻,距离观音山已经不远,官道旁边有一食肆,摊子颇大,平日里进香的旅客均会在此用过饭食之后才会继续上山。

    行至此处,盛老太太也觉得有些饿了,于是吩咐春生将马车停靠在一旁,招呼盛长槐一起下车进食,待饱肚之后,在继续前行。

    等到马车停好之后,只见司墨殷勤的拿来马凳,放到盛长槐乘坐的马车旁边,盛长槐下了马车,又扶自家祖母下车,后面马车上的丫鬟车夫已经在一旁等候吩咐。

    此地的店铺地处观音山下,前来就餐的均是上山进香的客人,因为了表示对佛祖的敬畏,店中所售卖的均为素菜斋饭,味道倒是不错。

    在盛长槐等人进食的过程中,路过一辆三匹马拉着的大车,跟随者十几个骑马的护卫仆人,看上去像是什么权贵之家,在旁边也停靠了一会,车长的主人家并未下车,而是由仆人买了斋饭送上马车,没待多久就离去。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