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五章 夜宴与人物-《幻之盛唐》


    第(2/3)页

    典军皆以武官及流外官为之。亲事府有执仗亲事十六人,执弓仗;执乘亲事十六人,掌供骑乘;亲事兵从三百三十人。帐内府有帐内兵六百六十七人。

    管理亲王地方封国的官员有:令一人,从七品下;大农一人,从八品下。掌判国司。尉一人,正九品下;丞一人,从九品下。学官长、丞各一人,掌教授内人;食官长、丞各一人,掌营膳食;厩牧长、丞各二人,掌畜牧;典府长、丞各二人,掌府内杂事。长皆正九品下,丞皆从九品下。有典卫八人,掌守卫、陪从。舍人四人,录事一人,府四人,史八人。

    这些内容和小丫头的公主府,没有太大的区别,只是规制的品级和规模,有些差别。

    而永王以江陵大都督开府,另有幕府官:其中从三品的长史一人,;从四品下的司马二人,;正七品上的录事参军事一人,从九品上的录事二人,正七品下的功曹参军事、仓曹参军事、户曹参军事、田曹参军事、兵曹参军事、法曹参军事、士曹参军事各一人,正八品下的参军事五人,从九品上的市令一人,正八品下的文学一人,从八品上的医学博士一人,却是比我开府的规模大的多。

    这亲、从、文、武四大属官体系,构成永王现有的班底,不过永王出藩才不过数年,只带了很少的随从前来就镇,除了武官的编制之外,其中相当部分都是空缺,对那些希望谋个一官半职进身之阶的地方人士,还是相当具有引诱力的。

    象我一直关注的李白同学也不能例外,他现在就是掌侍游处,规讽道义的正五品永王友,由于永王只有一个刘王傅,是老皇帝指派在身边,唯一的谘议参军事薛蓼,又常年代表他在外地奔走,亲丛官里就是他身份最高了。但宴会上还是没有见到李白,这就不同寻常了,除非是病的不能起身,不然作为王府侍从官的二号人物,居然连群体活动都不参加,未免让人有什么猜想。

    相比之下,现任江陵刺史孙泰的地位就可怜的多,自从永王就藩以来,他就一直一退再退的乖乖的让出所有的权力,只剩下一个混吃等死的空名,除了正堂充门面的三班衙役,连江陵城内的六门五十五坊的巡司都指挥不动,因此他被称为永王的小妾,甚至比永王的小妾还听话,现在世人都知道,在这若大的城内真正管事,并且说话有用的,是以王府长史兼领州主薄的季广琛。

    眼下江陵的情形,有些类似我整治过的成都。虽然永王入藩才不过几年,挂在其名下的产业多的数不胜数,江陵城中,大小十几个帮派,多半都与永王搭上关系,甚至以挂名下级属官,作为自己利益代表,还有众多水陆混饭吃的灰'色'群体,所谓耳目众多。

    在这些文僚武臣之中,还有好几位云鬓华衣容姿甚美的女子,其中永王刚成年的县主,刘王傅的长女也在内席的圈子里占据了一席之地,这些女子凑成一快,倒成了宴会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也让这些喝的有些高上头的家伙,在手舞足蹈之余,不敢放开手脚对那些侍女歌姬什么的'毛'手'毛'脚。

    不过这些女子容貌美虽美,但是喜欢很一群男人扎堆在一起,享受那种众星捧月,万众瞩目的感觉的社交女'性',不是我喜欢的类型,更别说偶尔一开口,和别人讨论的话题,就是天下大势如何如何,江南局面又如何的女人,一开口就让我倒尽了胃口,赶紧敬而远之。

    当然,

    还有我最讨厌的类型,一些夸夸其谈,高谈阔论的家伙,象一堆苍蝇一样翁翁的环绕在人群最热闹的几个焦点周围,恨不得让所有的人都听到他们的声音。偶尔那几个身份尊贵的女子一颦一笑,或者一个眼神,就会让这些自我感觉良好的苍蝇,变成吃足了'药'兴奋的难以自己的苍蝇,相互拆台起来。

    “在下诸葛风,就是那个诸葛武候的后裔。”

    这位显然酒力上头,'乱'攀起渊源来。

    “诸葛武候有后裔么,邓艾平蜀,诸葛父子亮度矮皆战死棉竹,哪来的后裔。从石头里迸出来的么”

    一个讥笑的声音马上冒出来。

    “倒是江东有长房诸葛谨,不过儿子诸葛恪自幼聪明,学人家做什么权臣,结果被以残暴著称的孙后主族灭,不闻有后世。难道还是流落民间的遗腹子”

    另一个声音冷笑着说。

    “不要这么说嘛,据说北方还有远宗诸葛英一脉,依靠奉承司马氏而苟延残喘,人称诸葛溜须,八王之'乱'被杀的七凌八落。其宗嗣也就散了,说不定有这么一个”

    “费无忌,你以为你祖上很光彩么。”

    当场相互揭短争吵起来,再被某为女子一句话平息安抚下来,说着说着就到我和最近封锁公安的江面的事情,然后高谈阔论的说,我是当政者该如何如何,一边用眼神偷偷瞄上席的永王等人,颇有后世愤愤一族纸上谈兵的风范。

    本来听他们表演也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不过看他们顾望左右,有拉更多的人来验证自己的倾向,我赶紧走到另一边的另一群人中。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壮载,胜栽”

    “三十年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他还真是周游列国的人物”

    他们议论的居然是满江红,想不到一向文风鼎盛的南方,也有人会喜欢这种慷慨激昂的词,看来民气和风骨这种东西,是不分地域的。

    “这也太残忍了”

    我的感叹和自得还没过,就听见一个女声,却是华髻高鬓宫裳罗裙,被称为第一才女的刘王傅的女儿。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