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浮玉山五贤-《覃胤长歌》


    第(3/3)页

    “幽谷生紫烟。”潘志恒跟了第二句。

    “群贤松下坐。”孟琳珊心思细腻,也感觉到了几位少年之间心思的较量,尤其不想贺霖太难看,于是就想圆一下场,把几人比做是贤者。

    “笑谈一溪间。”贺霖也不管是否工整张口就来,终于有胆量说出一句打油诗了。

    “好诗啊,好诗。我们不如就此一起起个名号如何?”沈嘉仪赶紧趁着气氛圆场。

    “好啊,我同意。”

    “想我五人也算当世俊杰,不如就叫邑州五俊如何?”

    “邑州五俊太大了,不如叫南昭五杰。”

    “还是叫浮玉山五贤吧。”

    “浮玉山五贤好。”

    “附议。”

    相聚的时间总是短暂,即使最好的朋友也有不同的命运,聚会完仍然要各忙各的。

    翻过年后贺霖进入了十六岁,而贺霖的魄力修为已经达到了六阶,这已经和南昭东卫指挥使的修为持平了,然而除了家里人只有文奉贤感到了这一点。

    贺霖个人修为的提升没有让一家过的更好,因为这一年邑州和紧邻的岚州闹了旱灾,整个春夏竟然都没下过雨,稻田干涸溪水断流。

    还没到秋收的时候兵户们就坐不住了,没有收成拿什么交税,把口粮交了税那人不得饿死。

    兵户们选出代表决定联名上书,要求减免今年的赋税,最不济把今年的赋税拖到明年收成好了再交。

    南昭东卫的联名书送到了卫指挥使薛道然那里直接被扣住了。

    自从覃国废除卫所征兵后,卫所的兵户都保留下来,而征得赋税不用交到户部,那么都去哪了呢?自然是被从被从千户到卫指挥使再到兵部的各级官员瓜分了,要知道全国有一百多个卫所,收的税也不是小数目,既然要私吞这些税那还需要打点朝堂的一些官员,不至于咬住不放。时间久了人们也关注不到卫所的事情了,也就没人再提了。

    兵户们要求减免赋税,那孝敬上头的钱从哪出,所以薛道然根本没想过把联名书上交。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