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瑞典皇家科学院的电话-《从小镇做题家到首席科学家》


    第(2/3)页

    难不成给我发诺贝物理学家奖?

    自己那篇论文也不够格啊。

    除非把脱壳希格斯玻色子宽度给算出来。

    周易十分礼貌的说道:

    “你好,不知道有什么事情吗?”

    戈兰-汉森十分尊敬的说道:

    “周易教授,由于您在数学界取得的非凡成就,我们瑞典皇家科学院与克拉福德基金会一致决定,向您颁发克拉福德奖,还想请您10月15日来瑞典斯德哥尔摩参加颁奖典礼。”

    周易刚刚虽然猜到不会是诺贝物理学奖,但是也猜到了大概率会是克拉福德奖。

    因为周易的老师丘成桐、德利涅很早就开始为周易写提名信了。

    只是周易一直没有关注而已。

    周易说道:

    “好,我会去的。”

    对面的瑞典皇家科学院秘书长戈兰-汉森说道:

    “那真是我们的荣幸,我们十分高兴周易教授愿意出席我们的颁奖典礼,

    也想请周易教授为我们开展一次讲座,这也是获奖人的一次传统。”

    周易想了想说道:

    “好,到时候或许会有一次特殊的演讲。”

    “特殊的演讲,那我们十分期待。”

    电话一头的声音说道,

    “当然这次您的机票等等一切费用都会由我们瑞典皇家科学院一力承担。”

    周易也没拒绝,因为周易要赚钱修大型强子对撞机呢。

    能省一点就省一点。

    大型强子对撞机,也许能够给周易带来超多的便利,甚至是全方位的科技变革。

    不多时,周易聊了一会,便挂断了电话。

    然后周易脑海中就浮现了瑞段皇家科学院的信息。

    瑞典皇家科学院的领导人是院长,以及协助院长工作的三名副院长,此外还有一名专职工作的秘书长,这些人员组成了瑞典皇家科学院的主席团。

    职能管理机构是由主席团和12名成员组成的委员会,主要负责科学院规划的制定,和保证现有资源的充分利用。

    科学院的日常工作是由各领域的分支委员会负责进行的。

    瑞典皇家科学院现任的院长是丹·达尔哈马尔(dan    larhammar),

    至于戈兰-汉森,周易没记错,好像还真是瑞典皇家科学院的秘书长。

    一块堪比诺奖的奖牌,周易嘴上说着不在意,其实心里还是想要的。

    有了这块奖牌,回来跟上面的人说要建造大型强子对撞机把握也就更大了。

    当初自己的老师邱老师与杨老先生在16年为了这事可还是理论了很久。

    不过最终碍于多方面的因素搁浅了。

    现在过了足足7年之久,格局已然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周易觉得是时候发生变化了。

    至于克拉福德奖(the    crafoord    prize)是一项几乎与诺贝尔奖齐名的世界性科学大奖,由瑞典皇家科学院于1980年设立,基金来源于霍尔格·克拉福德(holger    crafoord)和其妻安娜-格里塔(anna-greta)的捐赠。

    授奖学科包括数学、地球科学、天文学和生物科学各个领域,每年颁发一次,奖励其中一个学科的杰出成就。奖金:50万镁元。

    首届颁发是从1982年开始颁发的。

    获奖者是沙俄数学家弗拉基米尔·阿诺尔德和丑籍加拿大数学家路易·尼伦伯格,表彰其在非线性微分方程领域的工作成果。

    第一位被授予该奖项的女性是美国天文学家安德烈娅·吉兹(andrea    m.    ghez),于2012年获奖。

    而周易是华裔第三位获得此奖的人,第一位是丘成桐,第二位是陶哲轩,第三位则是周易。

    至于大夏国籍,周易则是第一个。

    所以克拉福德奖又有诺奖之称,比起数学三大奖,菲尔兹奖、阿贝尔奖、沃尔夫奖,虽然稍逊一点点,但是其含金量十足。

    属于数学第四大奖章。

    周易老师丘成桐迟迟未能拿阿贝尔奖的原因嘛,很简单,因为他的大徒弟田真院士是阿贝尔奖评委席一员。

    田真院士不从阿贝尔奖评委席退休,丘老先生是很难拿到阿贝尔奖的。

    周易房间的六个徒弟已经目瞪狗呆了。

    自己的老师竟然又双叒叕拿奖了。

    这才多久啊,数学界的奖是不是都恨不得立马颁给自己的老师啊。

    这可是克拉福德奖啊。

    大夏国籍第一个获得此奖的人。

    三生有幸跟着这么猛的老师读书,当初的选择简直是太正确了。

    他们六个人不约而同的浮现出这个想法。

    当初陶哲轩是获得克拉福德奖最年轻的人,现在这个最小年龄又得改一改了。

    得是他们的导师周易!

    周易看了激动的六个学生,说道:

    “这件事就先不要往外面传了,后面我拿奖了再传。低调低调懂吗?”

    六个学生: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