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雅虎上市那两年,依旧是在亏损运营中,结果因为互联网概念股的热度,而一路高涨,掀起了互联网产业爆发的序幕。 如今,雅虎的盈利模式趋于稳定,而盈利能力也暴露无遗,反映在股价上也失去了上升的后劲。 不仅如此,杨致远甚至担心,在互联网泡沫崩掉的时候,雅虎这样的领头羊,会比其他互联网企业更加首当其冲,而遭遇灭顶之灾。 所以这才考虑着向华夏以及亚太地区拓展业务,以探求新的利润增长点。 否则拿着股东的钱,却不做事情,股东们是断然不能答应的。 等到秘书上了咖啡之后离开,吴涛便开门见山了,“杨总,这次过来,主要是有些互联网技术上的问题向你讨教。” 杨致远显然有些意外。 通过上次慈善晚宴的接触,他以为吴涛只是个看好互联网产业的年轻人,最多手上有些资本而已。 这样的资本拥有者,通常是不会太过关心具体的技术方面事务的。 估计就是些简单的问题吧,甚至有可能是为了交好自己而故意寻找话题也说不定。 带着这个想法,杨致远推了推眼镜,面不改色地听吴涛说起道:“现在的门户网站,大都是以网站单方面向用户发布信息为主要模式,靠点击率和用户群规模衡量盈利能力。” “……这种技术模式,导致互联网用户只能被动地接受网站发布的内容,甚至缺乏交互性,无法给个好评和差评。” “……所以我就在想,如果建立一种网站,把内容的编辑权交给用户自己。让他们可以轻松方便地发布自己关注和想说的内容,甚至可以和其他用户进行在线互动。以目前的技术条件,可以实现吗?” 这个问题,杨致远是越听越凝重。 这压根就不像是一个互联网外行问出来的问题,不仅如此,而且很内行,很懂门道。 “你这个问题,提的很好。”为了给自己争取思考的时间,杨致远习惯性地先肯定了问题,随即思忖着道:“按说这种以用户为主,以内容为王的互联网模式,技术上并不难实现。” “……因为网站内容的编辑,既然普通程序员能做,只要稍作优化封装,寻常人也应该能做。但这种内容发布形式的难点在于,如何实现大量分布式网页内容的更新推送和订阅机制。”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