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3无处不在的影响力-《变身席卷文娱》


    第(2/3)页

    诚然,江火出道至今,只拿过柏林影后这一个个人荣誉,以及威尼斯最佳短片这个混来的集体荣誉,但她的影响力,已经能够碾压电影节上的绝大多数人了!

    最令人感到惊叹的是,当外界知晓江火有冲奖的意思后,唯一能够在第一时间接触到《暴雨》的威尼斯,瞬间就吸引了无数同行的目光!

    之前还在为了影片而苦恼的威尼斯电影节主席马克-穆勒在接受了《暴雨》之后,顿时发现了一个新的世界!那些以前根本就不会在意他们的大佬,现在竟然开始索要门票了!

    “阿方索-卡隆?希拉里-斯万克?阿德里安-布洛迪?本-阿弗莱克?……”看着名单上那一连串的大腕嘉宾,本还为了能够瞧见大友克洋而高兴的朴赞郁瞬间拔高了声线。

    如此行为,也引来了旁人善意的笑声。

    在场的六位评委并没有嘲笑他,反而感同身受的回应了起来。

    “是啊,平日里难得一见的家伙都来了,之前,这些人可对欧洲电影节不感兴趣。”

    来自意大利的导演米凯莱-普拉奇多有些感慨,他七九年就举起过柏林银熊,但——

    至今没办法混入好莱坞。

    “除了他们以外,好莱坞六大电影公司都派来了人,光是这一行为,就能够把柏林和戛纳气的牙痒痒,要知道,以往它们在对待我们的时候,总喜欢用下属的子公司直接打发,本部派人过来?那简直就是异想天开。”八十年代就想往好莱坞发展的比格斯-鲁纳嗤笑了一声,似乎是在抱怨上天对自己的不公,但又更像是羡慕现在的盛况。

    在场的七名评委都知晓,这些人压根就不是冲着电影节来的。

    但正是知晓这一点,这些家伙,才会更加的羡慕。

    “这些根本不算什么,我已经得到消息了,好莱坞两大黑帮片的大佬,马丁-斯科塞斯和弗朗西斯-科波拉也准备过来凑凑热闹,听说是明天的飞机,如果不出意外,参加个开幕式后,他们就会离开威尼斯。”现场唯一一名来自好莱坞的评委,曾经和汤姆-克鲁斯合作过的卡梅伦-克罗非常善意的向另外几名‘土包子’吐露出自己得到的一手消息。

    而随着他话语的出现,在场的其余六人,皆有些震惊。

    “哇?他们也过来?”

    “他们就是来参加开幕式的吗?”

    “不应该啊!如果马克-穆勒能够邀请到他们,那之前就不会哀声哉道的叹息啊!”

    “嘿,你们糊涂了吗?参加完开幕式就走,不就是明摆着告诉我们,他们是来看电影的么?啧啧啧——为了看一部《暴雨》飞过来?江火可真是好大的架子啊!”

    感叹之声连连而起,每个人的话语中,都充满了羡慕的情绪。

    他们要是有这种关系,还窝在这儿干什么!

    不是每一个导演,都想拍文艺片的。

    如果可以,绝大多数的导演,还是希望能够商业化的。

    而就算是那些死抱着文艺片不放的家伙,其实也想去好莱坞。

    虽然在世界各地,艺术片都不是赚钱的生意,艺术片的导演和同行一比,那简直就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经常为了一些投资,而求爷爷告奶奶,但在好莱坞,所有的片种都有市场,这个世界上最大的电影制造工厂,能够给这些家伙提供无数机会;而这种机制,也导致整个英语世界最优秀的影视人才都在往好莱坞流动,甚至就连法语、西班牙语这些语系相近的文化圈也都以打入好莱坞为目标,毕竟,去了好莱坞就有拍片的希望,留在本地,约等于等死。

    在大多数人的眼里,阿方索-卡隆、希拉里-斯万克就已经是难得一见的大佬了。

    更别说马丁-斯科塞斯和弗朗西斯-科波拉这些开宗立派的家伙了。

    能和前者相见,他们会非常高兴,而和后者相见,他们——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