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3争夺神格的造神游戏-《变身席卷文娱》


    第(2/3)页

    在这个时期,美国每年平均出厂五百部电影,每周平均观影人次达到八千万!

    最成功的电影《乱世佳人》,发行第一年就斩获七千五百万票房,若是计入通货膨胀因素,那就相当于现在的一百亿美金!

    这意味着什么?

    这意味着当时的人们对于以电影为代表的一切大众传媒都是狂热的!

    零二年奥斯卡最佳电影《芝加哥》讲述的案件是真实的,在好莱坞黄金年代,不论你是何出身,不论你背负何种罪名,不论你演技到底如何,只要你长得好看,资本家愿意炒作,你就会成功!会有无数狂热大众将你捧上神坛,比作女神!

    或许有人不明白,好莱坞黄金时代的女神,和现在,到底有什么差别。

    最简单的对比方法就是片酬。

    二零一八年好莱坞影星片酬排行榜里,斯嘉丽和安吉丽娜-朱莉分列第八和第十。

    而在好莱坞黄金年代,这个榜单中,绝对不会出现男性的身影!

    直至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好莱坞出现的两笔百万片约中,所能签下七位数合约的明星,依旧是女性,一位是伊丽莎白-泰勒,另一位是奥黛丽-赫本。

    在那个时代,好莱坞奉行的观念便是——女王至上!

    什么导演掌权?什么制片人中心制?什么制片厂垄断?

    都是狗屁!

    在三十年代初的时候,拥有‘默片女王’之称的葛丽泰-嘉宝就可以决定自己拍什么本子!可以决定自己和谁拍!可以决定谁来导!

    第一位获得奥斯卡十次提名的贝蒂-戴维斯更是被称为‘华纳皇后’,所谓的合同对她来说没有半点约束力,她想拍什么就拍什么!

    而传奇女星凯瑟琳-赫本更是和‘美国新女性’挂钩,她的银幕形象,更是被称为美国新型女性形象,她们独立、自主,表达出强烈的女权主义!

    但即便如此,好莱坞黄金时代,也没有永远延续下去。

    二战结束的第一年,好莱坞黄金时代迎来了它的最高峰,美国年度观影人次达到最高点。

    可惜,没过多久,好莱坞制片体系就迎来了衰落期。

    随着电视的出现,黄金时代走向虚无,五十年代最负盛名的奥黛丽-赫本、伊丽莎白-泰勒、玛丽莲-梦露,便是这场衰落的见证者。

    其中,玛丽莲-梦露便是这场衰落的代表人物。

    玛丽莲-梦露是好莱坞最后一位现象级明星,是丽塔-海华丝和爱娃-加特纳之后,美国性感女郎的代表,二战之后,美国战后第一次经济危机时期,她便以性感形象出现在公众面前,当印有她Nude  photos的金色梦幻小姐月历进入男性视野时,她便火了。

    福克斯与她签了七年合约,在他们包装下,性感的梦露,走进千家万户,从此名声大噪。

    但——她一直渴望成为一名真正的演员。

    她不想饰演那种带有幼稚个性并且对着镜头搔首弄姿的花瓶形性感角色。

    可问题是,她一直都明白,制片公司要的是一名金发女郎,观众们要的是一位性感美女。

    对于制片公司来说,她就是一台印钞机;对于观众而言,她就是梦中情人。

    人们搜集她的照片,购买她的海报,但却不怎么观看她的电影。

    她的颜让美国人为之倾倒,但与此同时,无论她如何努力,外界总是风言风语。

    他们想要的是海报上的梦露,而不是银幕上的嘉宝。

    好莱坞著名导演比利-怀尔德曾经说过:所有的制片公司都以为,这种金发美女是流水线上的量产产品,只要他们愿意,他们可以制造出更多的玛丽莲-梦露。

    可谁都没有想到,随着梦露的去世,好莱坞黄金时代竟然就此结束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