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半月谈-《汉明》


    第(2/3)页

    吴伯昌一直在担心,担心儿子真得会弃世厌俗、自我放逐,可现在他明白了,儿子是对的,既然立心为天下,那么就让天下人,来决定天下事。

    吴伯昌颌首道:“此必将为盛事,老夫求之不得!”

    ……。

    报纸其实很早就出现了。

    在二千多年前的西汉,实行的是郡县制,在全国分成若干个郡,郡下再分若干个县。

    各郡在京城长安都设有驻京办事处,这个办事处叫做“邸”,各郡派有常驻代表,他们的任务就是要在皇帝和各郡主官之间做联络工作。

    他们定期把皇帝的谕旨、诏书、臣僚奏议等官方文书以及宫廷大事等有关正治情报,写在竹简上或绢帛上,然后由信使骑着快马,通过驿道,传送到各郡长官。

    这称之为邸报,一直延续到明朝。

    到了清朝,邸报更名为京报。

    吴争其实早就想将报纸推向大众,这是开启民智最快速的方法。

    可一直以来,大将军府所辖之地,连年的战争,加上嘉兴以北各府一直被战火笼罩,报纸没有合适的运作环境。

    而且,当时民间识字之人确实不多,一个县,收拢识字这人,也就百中取一,这还是因为江南比较富裕。

    但眼下不一样了,单就绍兴、杭州、嘉兴、松江四府之地,三大院校的生员加起来就有万人

    之众。

    这还是一届,三年多了,年年都有招收,年年都有毕业。

    所以,将报纸推向民众的时机到了。

    一户人家中,只要有一人识字,就可以将报纸的内容说给家人听,并解释清楚。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