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9 屠城威胁-《从小兵到帝王》
第(2/3)页
因为龟兹战役的关系,康国府的大唐野战部队和牙兵早已被抽调一空,甚至是康国府内能打的府兵县兵巡防队也被抽调了六成以上,如今康国府中只剩下不足四位数的府兵守卫,算上官差衙役也只是堪堪破千而已。
剩下的那些临时征召的色目人仆从军是什么货色,康国府的官员们心里都跟明镜似的,只要上万大军在城外列出阵势来,这些色目人不当场崩溃就算给面子了……
色目人为汉人打仗向来是士气低迷,连清剿绿皮都需要汉人督战队看着,更何况是跟人类打仗?
大军抵达后,李察一边命随军的色目人仆役打造攻城器械,一边派人向康国府城池射入劝降信。
李察给出的条件很简单,投诚开降,无论是官员还是地方士绅都可以保留小命和自己的财富,并且除了少数重要官职外,大部分官员的职务都不会改变。
反正李察也没有多少文官去顶替康国府的官僚体系,若是康国府的官员们识时务,李察不介意让他们继续为自己打工。
当然,若是顽固不灵的话,破城之日就是屠城之时!
李察相信自己大军进入康国府境内这么久,康国府的官僚们不会傻到连自己的基本信息都不派人调查。
攻占大石镇,对色目人暴动进行残酷镇压,以及后续的一系列战争都不是什么隐秘的事情,只要派人去史国府收集下情报,很容易得到。
这种大规模战事的消息是很难保密的,李察也没打算保密自己的行径,争霸的君主若是太过仁慈,反倒不容易打天下,历史上的蒙古人为何在成吉思汗子孙的带领下打遍欧亚大陆?
还不是因为蒙古人的凶残人尽皆知,凡是抵抗的城池都被屠戮殆尽,最后吓得那些普通城池一个接一个主动投降……
战争中满口仁义是没用的,只有绝对的实力才会让敌人恐惧慑服。
更何况,李察对待投诚官员的待遇确实不错,中低层官员李察几乎没有怎么变动,顶头的那些大官虽然失去了权位,但并没有离开官场,只不过换了个职务,权势比以前更低罢了。
李察除了军权改动极大外,对行政体系的改革大部分都停留在内阁上面,中低层变动很小。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