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在回答记者问题的最后,方振国用这句话总结了所有的发言。 这一句话,也快速的传遍世界。 十年磨的剑是哪把剑? 答案很明显,神舟号的项目就是十年前开始立项的,当时只有三个科学家负责这个项目。 用了十年的时间,将神舟号从图纸上搬到了现实中。 太阳炉成就了神舟号,神舟号也带着太阳炉飞向了宇宙。 然而,让一些人感到心中发寒的是后面半句:“霜刃未曾试。” 神舟号这把十年一剑已经铸成,而这把剑的锋刃还没有试过。 什么时候试? 对什么目标试? 怎么试? 这些问题就相当微妙了。 方振国没有对此表示过任何的目的性,但是只是一句诗词,却足够让人浮想联翩。 这就是科技的力量。 科技的碾压形成了绝对压制力。 当神舟号伸出舰载天基武器炮管的时候,那些引导过舆论的,在舆论上围攻过东海的,都感觉到背脊发凉,因为他们担心会成为“霜刃未曾试”的试剑石。 …… 白鹰国会大楼中。 白国会首席听着那句诗词,一脸懵逼,指着屏幕中的方振国,询问:“what's he mean?”(他说的什么意思?) “总统先生,那是他们的一句诗词,意思是用十年时间制造一把剑,这把剑还没有使用过。这是一句比喻,他把神舟号比喻成一把剑。”翻译尽量用最通俗易懂的单词来解释这句诗的意思。 这句诗词被翻译成英语之后,毫无美感可言。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