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7章【太空探索先行者们】-《科技之全球垄断》


    第(2/3)页

    而且看这架势还得加钱。

    但如果仔细的分析就会发现,罗晟是必须要舍得,必须得这么“败家”,没办法啊,因为起步晚,该交的学费终究还是补上的。

    星箭国际除了有钱,真的是一无所有。

    现在的技术储备都是通过罗晟的“钞能力”变出来的。

    星箭国际的定位则是全太阳系的资源,尽管成立时间最晚,但是梦想、格局和野心确实是三家公司里面最大的,也是最难实现的,包括打造太空天梯最终的目的还是为了太阳系的资源,甚至太阳系以外的资源。

    这都是对未来的畅想,也有无限可能。

    媒体会上,罗晟继续发言:“目前,星箭重型火箭的发射费用大约7000万美元左右,虽然这一报价相比于其他火箭发射公司来说已经比较低廉,但可回收技术的应用能够让发射费用节省35%,大约2450万美元,不计汇率变动大约1.7亿元人民币。”

    “1.7亿,这个费用对于任何一个企业来说都不是小数目,而且,随着发射次数的增加,最终的费用应该可以更低。”

    友商spacex公司目前的发射费用相较于传统火箭发射能节省30%左右,大约1800多万美元,而星箭能够节省2400多万美元,竞争力明显要高于spacex公司了。

    事实上,罗晟此刻说这些不是随意说说,随着技术的逐渐完善成熟,也该考虑商业化问题了。

    公司一直入不敷出,虽说罗晟承担研发费用完全没压力,但星箭国际如果自身不能自负盈亏,终究是不健康的。

    再说了,放着钱不赚那不是脑子有问题嘛,钱总不能让埃隆·马斯克一个人赚了。

    罗晟继续说道:“……不过还是那句话,今天只是成功了一次,这并不能代表二手火箭回收再利用的技术就已经成熟了,未来的路还长着。”

    “此外,鉴于此次发射的二手火箭只是把此前装有火箭发动机的一级助推器和芯一级部分进行了回收,很多关键导航、制导控制设备都在二级火箭里,而二级火箭已经入轨,回收起来难度更大,但也表明了星箭重型火箭仍然有巨大的改进空间和进一步大幅降低发射成本的空间。”

    显然,只节省了30%的发射费用是星箭国际所不满意的数字,也是罗晟不满意的,一旦二级火箭也能回收,就能进一步再节省40%左右的发射成本。

    罗晟补充道:“……这一切的考虑都在星箭国际的计划和掌握之中,因为我们很有可能会在今年年底看到可全面回收再利用的火箭,星箭的终极升级版本‘星箭17e’型号的首次试飞,届时我们还将把整流罩的回收正式纳入计划之中。”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