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5章 懈怠和反思-《重生之最强人生》
第(2/3)页
那个年代,各路神仙去南湾用的各种方式,简直都能拍成一部电影了。
魏小范皱了皱眉,有心想对这种举措说点什么,但最后还是叹了一声,没有再讲。
“那就粤州吧。”下一刻,魏小范道,“粤州府事的几位先生,和我也谈过,给出的条件不次于南湾,而且同意卖出土地的面积还要大点,同样的是允许我们工业转商业的。”
“粤州很好。”殷俊道,“这事儿魏哥你去定吧,另外这边的员工培训和抽调工作,让牛三儿早点准备。”
“倒不用这么着急。”魏小范沉吟着说,“谈判和最终土地买下来,也该是七八月。如果加上施工和设备的购买调试,明年二三月完蓉城算好的了……要正式的生产,应该是三四月了。”
“早点做好准备,也是一种鼓励他们的积极意义。”殷俊道,“虽然这几年内地还很淳朴,可经济发展侵蚀之下,他们的积极性也会下降的……魏哥你知道玩具厂的事儿吧?程盛被骂了个狗血淋头,最近急了,天天守在玩具厂,挨个儿的检查那些工人,光是解雇的就有一百多两百人!”
“是啊,人都会变的。”魏小范颌首道,“想当初,他们刚刚入厂的时候,多么的淳朴,一天到晚拼命的工作,不用喊都想加班!现在生活安逸了,自然就懈怠了,也就想着偷懒了。却不知道,自己的待遇究竟是怎么来的。如果失去了这些优点,他们怎么可能再继续拥有这些?”
殷俊也很赞同魏小范的说法。
这也是世界上几乎所有国家的工业难题。
穷困——努力——成功——懈怠——跌落——穷困……
这就是几乎所有工人和工厂的结局。
只有两个国家,在很大程度上破解了这种困局。
第一是德国,第二是日.本。
华国的工业,在40年之后就很接近这两个国家,被誉为日.本和德国之外,最好的工厂和工人群体。
可那是在各种教育和社会进步跟上的基础上。
现在还不行。
而且现在正是处在一个衰退期,正是50、60年代的那群精英工人们的后代,工作了几年、十几年之后,观念和想法受到改.革开.放冲击的时刻。
付出和得到的差距,使得他们越发的不满意,从而在工作上也越发的漫不经心,使得工厂生产的产品质量越来越差,产品的竞争力一步步的下降。
产品竞争力下降,又遇到了国外大集团工厂的价廉物美的同类产品在市场上出现,结果当然是一败涂地。
偏偏还因为这些工厂都是国有集体的,所以即便是产品卖不出去、大幅度亏损了,他们也不用担心没有饭吃。
反正就这么拖着吧,没钱了就去求上面的人,给财政带来了巨大的负担。
时任府院副总的杜先生,那几年深深的感受到了这个巨大的包袱,以及背后的困局。
所以他筹备了好几年,在上任之后,立刻快刀斩乱麻的砍掉了上万个工厂,数千万的职工直接全部买断下.岗,抛向了社会。
当时可谓是哀嚎声一片,不过从长期来说,却是功德无量的事情。
之后也有人想过,如果进行工厂改.革什么的,会不会动静就会小一些,最后能比较平稳的过渡?
在殷俊看来,在经历着这个时代的殷俊看来,基本上温和的手段是不可行的,也只有杜先生这样,不计较个人得失的拼命,才有了过后的高速腾飞。
毕竟你看,无论是香江还是内地的麒麟集团的工厂,这才开始多久,都还是处在高速发展期,居然就有了这么多的问题,可想而知是别的集体工厂,存在的老大难问题有多大。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