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能够竞争诺奖的,谁笔下不是有一部,甚至数部长篇小说? 而一本长篇小说,哪怕文字很小,书籍基本上都有一两厘米厚。甚至许多长篇作品分为数册才能完全出版。 可是。 现在。 《老人与海》怎么和他们想象中的差别那么大? 不少人立即翻到了最后一页,然后看到了一行小字:40,000字。 什么? 四万字? 每一个人眼珠子都快凸出来。 “卧槽!四万字?” “四万字的小说,居然得到了大文豪瓦尔特古的推崇?” “而且瓦尔特古说这部小说绝对配得上诺奖荣誉?” “我有些懵逼。” “我有预感,有大事要发生了。” “快看看!” 购买这本书的人,纷纷打开了书籍阅读起来。 …… …… 另外一边。 王桓正在跟瓦尔特古通电话。 “瓦尔特古先生,这次真的谢谢您了。” 他感激道。 若是没有瓦尔特古的帮忙,那么自己在隐藏身份的前提下,即使有新闻集团帮忙出版,一个默默无闻作家的作品哪怕再好,都需要很长一段时间发酵才能火起来。短短一个月不到的时间根本无法让它达到竞争诺奖的热度。 而现在,瓦尔特古只是一个采访,一番话,便让《老人与海》在世界上传开了。 瓦尔特古笑道:“王桓先生,不必客气,《老人与海》太优秀了,我已经将它推荐给了我所有的朋友,这是一部值得所有人阅读的佳作,相信它一定会在最短的时间内让全世界惊艳。对了,我读过《围城》,它同样很棒。” “谢谢。” 王桓回答。 他相信《围城》的确很棒。 他同样相信《老人与海》会惊艳所有人的目光。 而现在。 他在等待。 等待着《老人与海》的首发结果。 …… 时间流逝。 美国某地方。 “安迪,你看《老人与海》了吗?” “瓦尔特古先生推荐的小说?我还没时间看。” “那你快去看,这简直就是一部神作!” “有这么好吗?” “是的,我从未见过如此震撼心灵的作品。” “真的假的,那我现在就去书店。” …… 英国某学校。 “太震撼了!我的天。” “什么太震撼?” “《老人与海》,这部小说简直让我灵魂都在战栗。” “谁写的啊?” “three wood,一个新作家。” “新作家的书能有这么好?” “绝对好,瓦尔特古说它很有可能获得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 “那我去买一本。” …… 某作家群。 “大家都看了《老人与海》?怎么评价?” “史诗级的作品。”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