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恭送陛下。” 朝堂群臣恭敬叩拜道。 等待李祀离开太极殿后,百官们才敢起身。 臣子们相互看了眼,今日在朝堂之上,陛下传达政令,废除节度使制度,自此以后,大唐帝国少了个枷锁,必然会迎来一个前所未有的盛世。 ... 张居正离开皇宫后,直接返回内阁。 “首辅大人。” 杨青林微微恭敬道。 杨青林作为内阁次辅,即便不如张居正,但也没必要这般恭谦。 只不过,杨青林却是深知张居正在陛下心中的地位。 甚至,杨青林心里有个猜测,内阁这个机构,是陛下专门为张居正设立的。 如果没有张居正,陛下绝对不可能设立内阁,让内阁代替皇权,处理国事政务...... 因此,即便他杨青林是先帝留下的顾命大臣,但在张居正面前,也不敢自持身份。 杨青林心里十分清楚,一朝天子一朝臣。 若没有这个觉悟,杨青林也活不到现在。 张居正扫了杨青林一眼,抿了口茶水,随意道:“杨大人有什么事吗?” “关于陛下向民间征召各类型人才,最近一段时间,我时常听到下属来报,说有一些百姓,故意冒充自己擅长某方面,然后借此白领俸禄......” 杨青林说到这,脸上浮现一丝苦笑。 陛下给予的待遇实在太好了。 一旦被朝堂选中为‘人才’,最低都是每月半两银子。 每月半年,十个月就是五两。 一年则是六两。 也就是说,只要你被朝廷评定为‘人才’,哪怕什么事不做,一年也有六两银子拿。 这种好事往哪里去找? 要知道,寻常一户人家,一年也就挣个五两银子...... 再将这五两银子平摊到每个人头上...... “正常!” 内阁首辅张居正没有丝毫意外。 大唐百姓总体来说,淳朴占据大多数。 但也不缺投机取巧之人。 这些人发现有便宜可占,自然一拥而上。 只不过,在张居正看来,这种行为极其愚蠢。 他们也不想想,大唐帝国的便宜,是那么好占的?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