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6回 年轻人的异想天开(叨逼叨的~慎阅)-《我的佛系田园》


    第(2/3)页

    “没事,互相学习嘛。”

    罗青羽好笑地和文叔挥手道别,见自己三人即将走到村边,便转身原路返回。

    文叔回头看了一眼,见三人回去了,不禁摇摇头。

    别误会,他不是对阿青有意见,而是对本村的年轻一代恨铁不成钢,让老一辈操碎了心。

    好比这次,几个年轻人一味嚷着种那从来没听过的树,成天在家把牛吹到天上去。家长们担心这次又搞砸了,委托村长出面问问大鹏和阿青、顾一帆等人。

    死要面子活受罪,要有所成,难免求人吸收经验。如果那几位大咖认为可行,长辈们肯定会支持年轻人创业。

    哎,乌甘草倒是好东西,既省心,赚的钱又多,可惜很难扩大产量。

    当年大家对罗宇生的话半信半疑,直到赚钱了才扩大了些,之后保持不变。富裕了,大家过上一段懒散的日子,翘起二郎腿等麦(乌甘)草自然熟。

    眨眼过了几年,孩子们长大了,一个个游手好闲的。

    当时不觉得有什么不妥,原以为不用干活已经是人生巅峰,孰料,眼瞅着罗家包了一座又一座的山,雇请工人替自己种地。

    舍得掏钱请工人,想必赚得很多。

    再看看罗家两口子,衣着体面,儿女各自攀到好人家,眼看孙儿、外孙双全。平时来往的访客一个个看着非富则贵,名副其实的富在深山有远亲。

    像罗家这样的,才是真正的有出息,不愁儿孙没前途。

    反观自己,就那么一亩三分地,供出一代绰绰有余,等到孙儿那辈就供应不上了。

    有对比才看得出其中区别,开始暗地里后悔

    除了罗家,还有顾一帆夫妇,男的成天游山玩水,女的当一名底薪不足五千的外语老师。得知罗家种出了榴莲,夫妇俩立刻包山,开始研究种植榴莲。

    出手果断,不必瞻前顾后的原因当然是家里有钱。

    还有丁家的娜娜,不仅在大都市拥有一间公司,据说还有一间大房子,全款。

    如今她一人吃饱,全家不饿。

    丁大爷平时极少在家,犹如闲云野鹤,不用她养。

    老一辈、年轻一代们都傻傻地看着外姓人越混越好,悔不当初。年轻人们越发焦虑郁闷,一心想做出成绩给大家看看。

    外姓人混得比本村的人好,本村人会不会心生不满?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