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8.控评之后的代价-《音乐系导演》


    第(3/3)页

    加钱?这个可以有,不过,仅限于报道票房?

    好吧,成交!

    是的,媒体虽然说很多时候,妙笔生花,笔能杀人,但是这却是需要建立在拥有一定程度的公信力上。

    如果真的一味地朝钱看,而枉顾各种事实,那就不行了。

    他们也需要可持续发展嘛,所以,下不为例,下不为例啊!

    于是,隔日,被公关的媒体再次大赞:“《数字王国》次日票房再收2.2亿,统治同档期票房!”

    “《数字王国》迎来了上映第二天,票房继续走高,2.2亿,同比首日微涨!”

    “《数字王国》......”

    但是,也有一些媒体不再接受公关了。

    开始实事求是地报道《数字王国》了。

    没办法,不加钱,怎么继续吹?

    “《数字王国》疑似控评,遭遇网友报复性评分,视听网评分,一夜之间跌掉1分!”

    “网友大骂视听网,质疑《数字王国》好评者全是五毛党!”

    “《数字王国》口碑崩塌,票房获将迎来滑铁卢!”

    “大数据战略或将宣告失败,《数字王国》口碑崩塌!”

    各种各样的新闻喧嚣而上。

    而这个时候,《夏洛特烦恼》依然继续猥琐发育。

    没办法,这个时候,甭管《数字王国》是不是继续控评,显然,他们具备的新闻价值更高!

    毕竟,事关近期最火热的大数据战略话题,而且《数字王国》前面有多猛,现在就有多惨!

    观众不是傻子,不可能被媒体支配,不可能真的被骗到底。

    他们是会说话的,会发声的。

    实事求是地说《数字王国》真的算是大烂片吗?其实还真的不能说是大烂片,但是结果因为控评,让很多网友报复性地评分,结果直接就是最低分。

    这就是控评的代价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