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你们皆是我的臂膀、智囊,你们来想办法,有什么难题,大家一起解决!” 好吧! 现在问题交给你们了! 大家一起解决吧! “总之我们唯一的原则就是,他们是我们的同胞,我们绝不能抛弃他们!不抛弃,不放弃,今天我们带他们回家!” 话虽然这么说,可事情难办啊! 就在众人为之头痛的时候,门外却传来传令兵的禀报声。 “世子爷,门外有一位自称是原督阵监军、兵备道、太仆寺少卿张春的人求见!” 侍卫禀报时又特意强调道。 “那人是在伪太庙中俘虏。” “哦?太仆寺少卿张春……” 朱国强在心里念叨着这个名字。 尽管对这个人没有什么印象,但是在明人的口中,他却是堪称苏武式的人物,他是崇祯四年于大凌河之战中被俘,当时有三十三名官员将领被俘,当场被杀了二十五人,诸人见黄台吉皆行臣礼,只张春不跪。在所谓的《清太宗实录》记载说,“被擒各官见上皆跪拜,独张春不跪,上怒援弓欲射之,代普谏“我们前此阵获之人何尝不收养,此人欲以死成名奈何杀之以遂其志乎?’遂置之”。张春拒绝进食,要求速死,后来虽被带至沈阳,安置三官庙里软禁,却始终初衷不改,表现了宁死不屈的精神.关于他被俘及科居沈阳的情形,各传传文记载甚详。而左氏《张公传》尤为详尽突出。 不过,对于这些朱国强并不了解,不过对他有些好奇。 晃如隔世! 置身于府院中,张春愣愣的看着左右的那些明军,能够生见大明官军,远远出乎他的意料,甚至于面对东虏的接连入寇,已经绝望的他,只是一心求死了,在他看来,大明已经错过了最后议和的机会了。 尤其是在得知黄台吉又一次挥师入寇后,绝望至极的他原本已经打算绝食而死了,可谁曾想却看到了明军打下盛京的一幕,当时他只以为是有虏首作乱,在兵丁闯入时,还曾一心求死。 在张春步入房中时,朱国强看着桌上的厚厚几叠纸,每一张上都书写着相同的话语。 “大明太仆寺少卿张春不敢忘君父,天地神明监之!” 十年如一日,每日必书! 刚才他特意询问了一下张春的情况,在被软禁“太庙”时,他一兴一动一方一行,都表现对大明的忠贞不二,甚至坐立必向西,每逢朔望西身四拜,见到黄台吉也是称其为“虏酋”。这人气节上确实不亏!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