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那个时候,他的心情想必也是极为绝望的。 终于,一行人来到了一棵槐树前,在诸多的杂树之中,这棵槐树并不怎么显眼,然后一行人就站,还有去枯草混杂着青草。 天地间的草木从不管国家兴亡和人间沧桑,到春天依然会发芽,会变绿,到了秋天时依然会枯萎。 抬头看着这株有些倾斜的槐树,它的主杆分成数支其中较为粗大的一支斜指向南方,这株树就是那株所谓的“歪脖子树”。 “王喜,就是这吧!” “回陛下,毅宗就是于此殉国。” 甚至不用朱国强询问,身后的众臣就跪成了一片,哭声亦随之响起。并不是每一个人都有机会来到这里,更不是每一个做臣子的都有机会在先帝殉国的地方哭祭先帝。他们中的很多人都是先帝时的进士,对于崇祯皇帝总怀着特殊的感情。 在众臣的哭声中,朱国强眯着眼睛看着这株歪脖子树。这是他第二次来到这里,每每来到这里,他的内心总是充满着各种各样的情绪。 十七世纪四十年代的世界,东西方先后有两位君主走向绝境——一个将脖子伸进了树枝下丝带吊环里,另一个将脖子伸进了断头台的铡刀下,而两人死后其民族的走向却是天壤之别。就是在这个年代以后,东西方的崛起与没落明显加快——文明的天平开始失衡…… 盯着这棵树,没有人能够理解这棵树于朱国强的意义,因为他深知,这棵树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异族的奴役、意味着文明的衰退,意味着一个民族的沉沦。异族的奴役几乎葬送了一个长时期走在世界最前列的民族。 这棵树应该让人警醒,让人深思,让人发奋。 凝视着这棵树,即便是这一切,在这个世界上并没有发生,但朱国强仍然感觉到一种后怕——毕竟,所有的一切,都曾上演过,发生过。 “于此地立个碑吧!” 朱国强突然对哭泣不已的众臣吩咐道。 “把煤山开放出来,修个公园,一来方便百姓,二来,也让天下百姓有个追缅先帝的地方,让世人能够以此为警……” 说罢,朱国强便头也不回的离开了此时。 人不能总是沉沦于过去,大明的过往已经结束了,而现在大明正在迎来他的新生。 此时朱国强感觉到一种庆幸,不仅仅是庆幸他来到了这个时代,挽回了一切,更重要的是,这个民族势必将变得更加清醒,他不仅会恢复元气,而且同样也会变得更加强壮与成熟,他必定会迎来新生…… 几天后,朱国强离开了北平。与过去微服出巡时不同,这次北上他是乘座的专列,不过即便是专列,速度也比不上后世的绿皮车,顶多也就是比绿皮车更豪华一些,除此之上,没有什么能与其相比。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