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章 飞狗院长-《人仙百年》


    第(2/3)页

    秦笛翻看了近日报纸,又回想历史上有关的记录,然后才将这件事大致搞明白。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向香港发动闪电式的进攻。

    当时,香港是英国殖民地,不少民国要人,包括青白党中央委员在内的军政大员、银行家、文化人,如宋孙夫人、何香凝、柳亚子、邹韬奋、茅盾、陈寅恪、陈济棠等都寄居于此。为了避免这些人成为日军俘虏,重庆国民政府应各方要求,加派航班,力争在日军占领之前将这些要人抢运到内地来。由于《大公报》社长胡霖(政之)也在香港,该社总编辑王芸生向清先生的秘书陈布雷要求,得到蒋的同意,将胡列入抢救名单。

    12月10日,从香港最后起飞的一架飞机到达重庆机场,《大公报》编辑部派人到机场迎接自己的社长,出人意料的是,不仅未见胡霖和其他要人的身影,相反,见到的却是孔祥西的夫人、二女儿孔令伟、老妈子、大批箱笼和几条洋狗。

    次日,《新民报》日刊刊出采访部主任浦熙修所写现场报道,标题是:《伫候天外飞机来,喝牛奶的洋狗又增多七八头》,在4条相关新闻中夹杂着两行文字:

    “近日来伫候于飞机场遥望飞机自天外飞来者大有人在,昨日王云五先生亦三次前迎,三次失望。”

    “昨日陪都洋狗又增多七八头,系为真正喝牛奶之外国种。”

    为什么写得如此简略呢?主要是为了逃避重庆当局的新闻检查,是一种不得已的办法。

    昆明《朝报》转载王云五所写社评,将标题改为《从修明政治说到飞机运狗》,“洋狗”事件遂被更加突出。

    吴晗当时在西南联大任教,他在一年级的《中国通史》课上愤怒地说:“南宋亡国时有蟋蟀宰相,今天有飞狗院长,可以媲美。”他的话,像是在一堆干柴上点燃了火焰,不同政治倾向的学生都被动员起来,演变成一场学生运动。

    这件事闹大以后,政府辟谣,说飞机运洋狗的新闻是假的。

    但是下面的人不信,不管真假,说明青白党腐败到了一定地步,国民政府缺乏缺乏公信力。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