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这种电影在阿美利加卖不出价,那就是见鬼了!” 好嘛…… 当卡车司机说出Fuck Catholicism时,罗兰便明白了,这部电影是如何在一个垃圾的档期里卖出价的。 是因为演员吗? 那当然是,没有布拉德-皮特,电影或许就暴死了。 是因为导演吗? 的确,如果没有大卫-芬奇,那结局就不会是这样。 除此之外,还有啥? 天时不对,但地利人和对啊! 如果这部电影放到梵蒂冈去放,大卫-芬奇的脑袋或许早就被人爆掉了,但在阿美利加,这就是最好的讽刺,因为阿美利加大多数人信仰的都是新教。 来来往往那么多任大统领里面,只有约翰-肯尼迪是信仰天主教。 新教和天主教的矛盾,三天三夜都说不完,但有一个数值,是支持《七宗罪》在垃圾档期里卖出暑期档、圣诞档数据的根本——阿美利加的新教徒占总人数的六成,无信仰人士约摸一成,其他信仰人士半成不到,天主教信徒,只有两成多。 罗兰觉得凶手有些神经质?又或者说他觉得凯文-史派西演的家伙就是个疯子? 没错啊!在天主教的眼里,这就是对的! 这个罪犯触犯了《十诫》!他有罪!而且藐视主! 他按照天主教的思路去想,那只能是这样的结果! 但在新教徒的眼里呢? 天主教出来的,果然就是傻哔! 凯文-史派西把傻哔演的真好! 布拉德-皮特才是最正常的家伙! 大卫-芬奇简直就是一个天才导演! 完美! 而在罗兰向詹姆斯-卡梅隆虚心求教的同时,包括索尼在内的七家,全都噤声了。 看热闹的六家已经分析出了问题,在发现整部电影是在扇天主教的耳光后,什么背地里在给一刀的想法,全都消失了,因为大多数人都是新教徒,而天主教徒,不敢瞎蹦跶。 当然了,最重要的是,他们的老板,全都是犹太人! 犹太教、新教、天主教的破事,那讲上三十天三十夜都讲不完! 此刻,他们只能在心里默默的羡慕罗兰。 这小子投资的第一部电影,就挥起了巨头最常用的舆论大棒! 用新教和天主教的恩怨打响影业公司的第一枪,实在是太特码的鸡贼了! 而在他们羡慕的同时,一道又一道的指令,也全都下来了。 “喂……” “啊,啊,啊,好,好,好,买,买,买,马上买……” 听到风声的顶头大老板很喜欢这种打脸电影,而被他们掌握的媒体几乎在同一时间,报道了《七宗罪》的票房情况,虽然没有直面瞎吹,但不要钱的推广,打到了全国各地! 至于索尼—— 由于剧本压根就没有过他们绿灯委员会的手,再加上之后的送审都是凯瑟琳-肯尼迪做的,所以他们除了看了看片花和梗概外,对整部电影的核心,也是知之甚少。 可等他们反应过来后,所有人都是同样的想法—— “这部电影放在九月份,是真的亏!” “如果换个档期,那肯定能卖的更好!” “哎!本还以为罗兰投资电影只是随便瞎玩玩,能回本就最好,没想到……没想到……” “要是早点看完全片,也不会出现这种情况啊!” “不过……哎,这个档期也行,毕竟这部电影不能大肆宣扬。” “因为我们不能主动挑起新教和天主教的矛盾。” 电影,是电影人的事情,但永远不是电影人一个人的事情。 你故事讲的再好,特效在怎么炫酷,那最终,也是为观众服务的。 你在创作之时的每一步,都得遵从市场,只要你讨好了大多数人,那你就能获得成功。 抨击和遵从,从来就不是对立的两个个体,他们,是相辅相成的。 而就在各家影业公司对罗兰这种抡起舆论大棒搜刮市场的行为表示感慨,并且不得不遵从最顶头的犹太大Boss的想法,帮助竞争对手买吹水稿时,市场,也在给予最真实的反馈。 在首周末轰下一千六百五十万的票房拿下当周第一之后,次周的票房,也依旧高企,在工作日的情况下,七天,斩获三千二百九十万,再次成为周冠军! 十天四千九百四十万,这样的成绩看的巨头静默无言。 握草! 这特码的是九月份的档期啊! 要不要这么夸张啊! 虽然很羡慕,虽然这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他们的吹水稿带起来的,但他们不嫉妒,又或者说,这些干事的家伙,不敢嫉妒。 因为—— 谁让他们的顶头大老板喜欢罗兰这个顺着他们心思瞎搅和事情的家伙呢? 对手? 对! 不和他们在一起的,都是对手! 但—— 他们和罗兰也没矛盾啊! 说的难听一点,斯皮尔伯格不服他们只是觉得他们压价太狠,但只要利益统一,他们就是一家人,而在这种情况下,罗兰用影业公司的开门电影借着新教的手扇了天主教一个巴掌,那不就是利益统一吗?这不就是一家人吗? 又或者说,至少在下一部电影上映之前,他们就是一家人。 而这,也是拍电影的最高境界。 宣发错了? 没关系! 和罗兰利益相符的对家,会帮罗兰宣传! 没有有线媒体网? 不要怕! 和罗兰利益相符的对家,自动播报了罗兰的新闻! 而罗兰需要干啥? 家里蹲!等收钱!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