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准奏。” ........ 崔晨目光变得坚定,朝着嬴政肃然一躬,道:“陛下,土地改革是朝廷国策,但是从李相公布出来的数据,光是内史一地反对的老世族以及新士族等各大力量甚众。” “这还是在关中,一旦在六国故土之中,这种反对将会是成倍增加,朝廷必须要提前做好准备,不管是决心,还是执行力都必须要足够强大。” “臣就任济北郡守,但是臣在济北郡之中权力受阻,而且济北郡之中府库之中空虚,臣曾查过济北郡的府库,以及人口黄册,发现济北郡之中人口锐减,而且在当地的官府之中基本上都是本地人。” “与其说是朝廷的济北郡,不如说是当地宗族的济北郡,在济北郡之上,朝廷的政令远远不及当地宗老的一句话。” ......... 崔晨之言,将当下被迷雾遮盖的丑陋真实面目彻底揭开,在嬴政等人面前,彻底裸露出来,这让满朝文武脸色微沉。 特别是各地的郡守,他们都清楚,这样的现状,不光是济北郡,其余诸郡的情况就算是比济北郡好,也不会好太多。 “陛下,不光是济北郡,胶东郡也是一样!” “陛下,临淄郡的现状比济北郡还要严重,当地田氏一族族人根深蒂固,他们虽然不是齐王主脉,但是依旧是有王族血统,虽然久远,但是他们自视甚高。” 临淄郡守对着嬴政深深一躬,脸带愧疚,道:“当地老世族以及新士族对于朝廷极为的仇视,朝廷的政策推行只能是流于表面!” “这些年臣在临淄并不是没有想过同化,但是临淄当地对于此极为的抵制,甚至于推行秦法也搁置,这些老世族自成一派,对于朝廷的政策阴奉阳违.......” “临淄郡相当于是田氏一族的私产,而臣手中只有治权没有兵权,而当时陛下因为齐王不战而降厚待齐地,更让朝廷的政策难以入手........” ..........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