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零一章 金玉其外败絮中(五)-《战国野心家》


    第(2/3)页

    “鲁阳防御、鄢郢筑城,这都是墨家借以在楚立功,可以授命县尹的说辞。”

    适点头道:“有些可以明说,有些不能明说,有些可以急迫,有些必须缓图。如果可以,那就尽快盟誓准备契书,时间不等人。春耕之后,魏人必会出兵,最多半年,鲁关必有一战,我们也需尽快。”

    适绝口不提墨家的目的,话语中尽是急楚王之急、想楚王之想,楚王也不再迟疑,思虑之后便即答允。

    三日后,楚国群臣毕至,楚王熊疑与墨家签订了契书。

    墨家的贷款以守城器械等作为支付,楚王也以开矿权和免税权作为偿还措施。

    其余密室交谈的内容,楚国贵族并不知晓。

    墨家做事雷厉风行,这件事做成、目的也已达到之后,适便与孟胜等人辞别楚王,沿路北上,前往鲁关。

    从沛县前来这里之前,这件事讨论之后已经认定楚王必会答允,所以在沛县那边已经提前准备好了武器,正在往鲁阳一带运输,前期数量并不多。

    另有一批跟随适前往郢都的墨者留下,在郢都落脚之余,前往巴国接应那些已经离开沛县三年的造篾启岁等人。

    适这一路走得并不快,也逐渐摸清楚了楚国现在的一些局面和情况。

    从郢都到鲁关,南阳盆地再加上鲁阳颍川一带,受封的封君足足有十七位。

    拿和墨子算是有旧的鲁阳公来说,最开始因为白公胜之乱,好龙的那位叶公平定白公胜之乱,让司马之位给子期。

    子期之子公孙宽,受封于惠王。

    原本的封地准备封在大梁,但是公孙宽表示:“大梁这地方是北方重县,靠近三晋,我担心自己的子孙背叛楚王投靠三晋,以至于断绝了我的祭祀。不如把鲁阳封给我。”

    于是公孙宽始封鲁阳。

    而在吴起变法之前,楚国的政治一直动荡,所以名义上楚王有权收回封君的称号,但实际上就是世袭的。如今的鲁阳公是公孙宽后人。

    墨子见于公孙宽之际,公孙宽曾说:“鲁四境之内,皆寡人之臣也。今大都攻其小都,大家伐其小家,夺之货财,则寡人必将厚罚之”。

    他既称寡人,又称四境为臣,因而在变法之前楚国的封君地位,基本等同于西周的诸侯国。

    除了一部分县,楚王为了收拢权力,拆分为封邑和直辖县之外,像是鲁阳这样地方的县都是县公县尹一体,掌握县兵,自治之余,还有开战权。

    因此后来吴起才说这些封君“逼上而虐下”,楚国的数次叛乱,也都是因县公起、由县公平。

    如鲁阳公,他在鲁阳有自己的封邑和采邑,作为俸禄。这些俸禄是不上交的,而且也不和本地的县兵有任何关系,他可以靠着俸禄养自己的私兵。

    同时,在封邑采邑之外的广阔土地,他还有治权,以地方大员的身份治理,包括管辖县司马等,可以征召本地县兵。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