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六一章 庶卒君子金鼓交(二)-《战国野心家》


    第(3/3)页

    他们村社特殊些,一则是墨者较早控制的村社,二则也是村社的户数虽然只有一百二十户,但是人口更多一些,也更富裕一些,分担的义务也就更多。

    实际上平均到整个县,大体上还是四户抽一的比例。

    商讨决议的会上,庶轻王还是提出了村社的一些意见,最终讨论后也通过了。

    因为什伍制度和一部分三五户共用耕牛耕马的制度,沛县全部村社在两年之内减税三分之一。

    一系列的阵亡抚恤、阵亡后的减税政策等,也都在随后颁布。

    之后的两天,庶轻王没有被准许回家,而是接到了命令,前往沛郭外的军营报道。

    那些和他一起来的四个人,也都是因为同一个目的被特殊征召回来的,就是为了义师扩编。

    在军中中,庶轻王领到了自己的职务,担任新组建的沛县义师第七旅的连队墨者代表。

    出乎他的意料,他没有被安排在矛手连队的,而是被安排到了火枪手连队中。

    这个第七旅此时就是一个空架子,全额一千五百人的旅,此时只有一百多人,多是些老兵或者墨者。

    庶轻王原来做过司马长,管辖二十五个人,现在特殊情况被指派为连队的墨者代表,算是升了一级。

    军营中第七旅建制内的百人,庶轻王倒是认得十余个。

    旅帅是个老墨者,在商丘之战的时候,庶轻王就打过交道。

    旅的墨者代表是个年轻人,庶轻王也认得,正是当年和适一同加入墨家的六指。

    这倒不仅仅因为适的关系,而是在彭城平定贵族叛乱的时候,六指做了好大事,杀了不少人,在彭城那边的名声已然不小。

    他这个火枪连现在还是空的,等着补充过来人手,调派一批在役的兵员,还要补充很多“新手”,毕竟火枪手的数量原来没那么多。

    连长是个操着有些古怪方言的人,庶轻王和他交流了一下,知道这人是在牛阑邑一战后跟随墨者来到沛县的。

    手底下六个司马长都是以前的伍长,有一个也是参加过商丘之战的老兵,还有两个新加入的墨者在里面将来人数补充完毕后作为伍长。

    现在旅内多数都是老兵或是墨者,唯独的几个年轻人,则是沛郭本地人,是做笛鼓手的。

    编制之后,在营地内先熟悉了一下,傍晚时候,这个此时尚且是个空架子的旅的百十号人聚在一起。

    庶轻王看到了适、公造冶等人,他们出面讲了几句。这几名出面的墨家高层多是些博闻强识之人,记忆力很好,和里面不少人打着招呼。

    会上,适告诉众人,等到十月初,会从现在的义师中调来一批人填充,加上回来的老兵,一共能有一千一百人,剩下四百的数额都是需要今年冬天才开始服役的年轻人。

    在讲完后不久,庶轻王就发现情况有些不对……这个旅,和以往他知道的义师编制有些不同,火枪手的数量有点多,竟然有四个连都是火枪手。

    他看着台上正在询问众人有什么想法的适,站出来道:“适,我……我就拿过长矛,可是没摸过火枪啊……”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