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章 岁月无情天下焕(一)-《战国野心家》


    第(2/3)页

    众人不言,知道先生的脾气和地位,早已不在意别家的看法,他已自成一家,自有自己的规矩,从不逾越的不是旧的制度,而是那颗“志为天下芬”之心。

    墨子看了许久,冲着身后一人道:“高何,你去后面,取来我这几年写的一些东西。”

    高何闻言,急忙向后,拿出了一个巨大的木匣。

    这木匣若是装竹简,可能不过万字。可若是装的都是草帛纸张装订而成的书,恐怕得有数百万字不止。

    船上只有两个人知道这里面写了什么。

    墨子和适。

    实际上,里面装的都是空白的装订好的纸张,每隔几页就有墨子的签名和印章,而里面其实空无一字。

    这一次死前出游前,墨子和适密谈了一番,告诉了适这件事。

    等到高何将这个木匣拿来后,墨子叫船上的墨家高层都过来,说道:“这是这些年,我研究的天志之学。”

    “里面没有制政、人事、以及对墨家将来如何走的看法。有的,只是关于九数几何、日月星辰、稼穑百工的想法。”

    “你们可记住了?”

    众人都道:“记住了。”

    墨子又问:“若是有人从这里面,说我墨翟写了一些人事政治的安排,你们以为如何?”

    那些人均道:“必为诳语。不可信。又篡巨子之言,当诛!”

    墨子点头,看了看唯一知道真相的适,说道:“这些天志之学,适是最能领悟的。别人都差一些。这些东西,就交于适吧。日后,整理好一篇,就发出一篇,以全我墨家之学。”

    适明白,墨子相信他关于天地万物的看法,也明白墨子知道自己在墨家的地位,所以在临死之前,希望最后再为天下做一点事。

    他也问过适,如果让他的学问都署以墨翟的名字,适是否愿意?适正求之不得,连声说自己不求名,若为利天下,此事必以当之,绝无二话。

    墨子之前说的那番话,也实在约束适。墨家内部有派系,有争执,有争端,甚至也有许多格格不入的派别。

    适在三年前的大聚中,墨子退巨子之位,禽滑厘为巨子,适挤走了魏越,成为了最年轻的七悟害。

    墨子不希望留下什么东西,让适借此发挥,他不是不信任适,而是不希望有任何的可能。

    所以他说,这里面没有关于人事和政治的任何看法,有的只是冷冰冰的“定理”,解释客观世界的学识。

    这一点,墨子始终觉得适知道的,远比他表现出来的多,而墨子清楚自己作为墨家的创始人,有些东西是他写的和适写的,对于后世的意义完全不同。

    适伸出双手接过那个木匣,墨子又在众人面前叮嘱道:“这些东西,整理起来很慢。不要着急。而且,我写的东西,始终不如适这个做过宣义部部首的更加容易让民众看懂……适要做的,就是用多数人能看懂的文字,将这一切整理出来。”

    适低头道:“谨尊先生之命。必不敢忘。”

    墨子摆摆手道:“收起来吧。这几日不谈政事,只是看看风景,看看这些年的变化,看看咱们利天下到底利了多少。前面还有多远能到广陵?”

    高何在旁道:“傍晚之前必到。”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