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投靠-《战国野心家》


    第(2/3)页

    在齐国做贵族和在费国做贵族,并没有区别,只有国君才在乎其中的区别。

    这样一来,等同于为齐、魏增加了土地,而且齐、魏的干涉也就名正言顺。

    本来费国作为鲁国分出去的附庸国,第一时间考虑的应该是鲁国,但是鲁国太弱了,他们觉得投靠一个弱国只怕未必能够成功,不弱一劳永逸。

    再者因为几年前齐国伐最之事,鲁国也是泗上非攻同盟之国,他们投靠鲁国,恐怕会引起墨家的不满,而鲁国国君也未必愿意要这块烫手的土地。

    楚国和墨家的关系这些小国的贵族读书少,根本看不明白局势,只能下意识地以为楚国和墨家结盟。

    而越国从潡水之战后彻底丧失了在淮北泗上的霸权,投靠越国也是不智之举,

    也就只剩下齐、魏两国可以投靠。

    此时却有贵族道:“只是此时公子放在武城,只怕他不能够同意我们以土投齐、魏之事。他如今正在斥责公子峦犯上作乱,欲举大义而召众大夫。”

    提议投靠齐魏那人伸出手,做了一个砍头的手势道:“事已至此,公子放当死。可嫁祸于公子峦。若公子放举大义,我们如何投齐魏?不投齐魏,祭祀难保。”

    “投于齐魏,我们尚可为大夫。若公子放举义起兵,一旦被击败我们便要被都城暴民所杀。至于盟誓承认宪纲,更不可能。”

    “可阴遣人于齐、魏。待一月之后,公子放当死于暴民刺杀,吾等投齐魏为公子放复仇。”

    众人称善,那人又道:“我们如今困于都城,此时正该假意愿意盟誓宪纲,待时机成熟,再行逃脱。集结封地之兵,汇于武城,以投齐魏。”

    …………

    齐国,临淄。

    此时距离田和始立为侯已过去了四年,不过若是从当年那场临淄街头的闹剧流放齐侯自号保民开始算起,时间更长一些。

    田和已经老了,也深知自己可能熬不了几年了,幸运的是自己看样子可以熬死自己的兄长。

    田氏从“窃国大盗”这个成语的源头田成子算起,靠的是家族繁衍,广纳姬妾、不禁宾客只要名义上的儿子的办法来谋取齐国。

    大约是田成子自己忙不过来。

    这种办法配合分封制,为田氏代齐铺好了基础,早年间齐国十分之九的封地城邑都归于田氏子嗣。

    可这也让田氏内部的争斗一直没有停歇。公孙孙、公孙会、项子牛之乱中,田和田昊兄弟两人合力,终于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这胜利的结果,却是兄弟两人之间的矛盾日益上升,只不过刚刚取代了姜齐,这时候还不能够翻脸。

    田和已经有了一个颇为聪慧的儿子,取名田午。

    田昊自然也有儿子,取名田剡。

    田昊的势力庞大,不亚于田和,当年楚国来请齐国出兵救援大梁榆关的时候,使者找的是田昊而非田和。

    虽说现在是田和做齐侯,但也只是兄弟两人各自势力的一种平衡,下一任齐侯应该轮到田剡,这是商定好的事情。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