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4节 归化之路-《大明之雄霸海外》


    第(2/3)页

    科尔沁骑兵残忍的把地上垂死呻吟的伤兵逐一砍成碎片,聚拢着把来不及逃出的百余骑围得密不透风,然后,乱箭射杀了他们!

    这是一个战术,能派箭去的地方不上人。

    胜利了!

    明军有钱的好处在此,除了工资之外,科尔沁骑兵还有外快,一个人头十个银元,凭人头给钱,简单、直接,明军给得起,科尔沁骑兵就拼命地肝。

    科尔沁骑兵加入明军序列中大大地加大了明军活动范围,他们依托坚城,不断地出击,累了就回城休整,劳逸结合,肝劲很大,以致于漠南蒙古部族承受沉重压力。

    尤其在科尔沁部族退入长城之后,科尔沁骑兵没有了后顾之忧,肝得更起劲了!

    科尔沁部族是好多年以来,头一支进入了中原王朝国境线之内的游牧部族,这是让其暂避,一旦战争结束,他们就可以回归家乡或者留在长城内侧。

    在前明时期叫做内附,而在新明则叫做归化,归化对部族的改造很大。

    明国并不担心科尔沁部族窝里反,因为启动了对他们的归化进程,一旦习汉语用汉字起汉名,遂行汉化。

    所有的家庭都领到了“户口本”,表明他们已经成为大明子民,而大明的福利笼罩在他们身上。

    由于长期的战争导致人口流失,大明北方的荒地很多,有小片的草原,可以容纳科尔沁部族族人们生存。

    将科尔沁部族安置在宣府-张家口一带,扶上马,送一程,官府为他们送来了帐篷、生活用品,再有改善道路与供水,确保他们安居。

    不仅仅是送物,官府积极在科尔沁部族发展经济,鼓励族人劳动致富,走的是发展就是硬道理的路子,当科尔沁部族经济融入大明国民经济中,尝到甜头后,赶他们走都不走了!

    人财物三样事,最重要的是人,派去主持归化事项的方士亮,肩负重任。

    此人乃明徽州府歙县人。崇祯四年进士。历嘉兴、福州推官,擢兵科给事中,举劾无所避。曾揭发兵部尚书陈新甲勾结宦官,与清议和事。其论中官出镇监军之弊,语尤切至。因周延儒牵连得罪下狱,后释归。

    新明时重新出仕,摇身一变,不再是清议为上,而是满口的经济语言,在北方多地任官,都是知府主官,发展经济颇见成效。

    经吏部撰选,由其担任部族归化安置大臣,由四品官升为三品官,更有声明,只要安置事务做得好,进入南京为侍朗是妥妥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