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0节 占地为王-《大明之雄霸海外》


    第(2/3)页

    比起以前在部族里还要好过许多!

    当然高到朝廷的上位者,低到象他这样的人都没想到的是东南王实行的政策让北方少了许多的麻烦。

    东南王收取部族骑士加入军队,归化的效果好过以文官管辖部族。

    相比于有更高文化的文官,军官更服从听话,东南王让他们好好对待部族归化者,他们就不折不扣地执行。

    现在两中华的低级军官都是读过四年军校出身的,四年光阴能够改变许多人的思想,军官们深受东南王思想的熏陶教育,也达到了东南王对他们的期望。

    历代王朝,不乏外族归化,成功的不少,有问题的多多。

    文官们高傲,看不起外族,下边的小吏谄上压下,这种事情哪里会少得了!

    蛮夷入明,这是他们前世修来的福份,要做牛做马才能报答。

    有这种思想的文官实在不少,相比之下,军人们的思想更单纯,既然东南王下达了军令,就执行了事。

    肯定有军官看不起蛮夷,但这可是军令!

    所以牧仁找不到什么借口来反水,唯有一条道路黑到底,死心塌地地跟随明军肝下去,升任士官,考取军校,担任军官,成为大明对北方战事的马前卒!

    后人研究新明军史,对于部族归化事宜有一个惊人的发现。

    归化部族从军,没有一个人造反的!

    相当不错,比起大明军队还好得多,大明军队还有人造反,而归化部族无人造反。

    东南国也无人造反,由此得出结论,大明军人素质最差!

    ……

    西拉木伦河河边的战斗是无数战斗中的微不足道的一幕,它太小了,甚至于部队的值星官也只是简单地记下了一笔。

    可是这样的战斗多了,已经改变了北方的形势,明军今年出塞,原本计划是建设六座受降城,控制地域是长城以北三百里地。

    然而进展神速,年底已经把前进基地推进到西拉木伦河的南岸,形势一片大好!

    河流是很好的,凭河而守,引河水入渠,能做大农业,肝出大事业来!

    征虏大将军甘辉坐镇中军,他智珠远照,胜券在握,作出大胆决定:明年初,待到道路好起来后,军队大举北进,沿西拉木伦河两岸边连筑五城,过河一百里地,勒石记录,是为我大明疆域!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