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当时官军好不了,流寇盗贼也不是人,所谓贼过如梳,兵过如蓖就是最生动的写照。 但也不能怪官军不行,是整个大明的结构都出了问题,一个四品的文官知府就敢叫二品的总兵武官下跪,七品县令敢去喝斥五品的守备武官,文官以为自己能文武通杀,以文臣行武事,个个都是王阳明咩?! 武官见了文官就低声下气,唯唯诺诺,这怎么能够打得赢仗! 堵胤锡早就看出这样做的不利,但他实在无能为力,只有今上当国,来了个大破大立,行先军政治,曰军人把生命交给了国家,当得重酬和最大的尊敬,这样才扭转了不利的局面,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 包尔康侧边引路,带堵胤锡进布政使司官署,吩咐勤务兵上茶。 堵胤锡到来绝非喝茶与走马观花,他随行有一个班子,抵步后布置军队封锁地方,即行查账,找人谈话,到处检查事务,并设立了举报信箱,鼓励大家畅所欲言! 这个组合拳下来,地方当政者汗流浃背,生恐什么痛脚被捉到。 说没有问题是假的,堵胤锡奉旨巡边,以他的权势赫赫,说撸谁就撸谁,不在话下。 在经过了一天紧张的检查后,堵胤锡随行主管刘国昌看着一份份的报告,点点头道:“还不错!” 刘国昌是李闯的部将,打过大仗的人,随李闯余部被堵胤锡招安,堵胤锡带上他,负责保护他,同时管理事务。 堵胤锡说了:“军队的检查,你来办,你是军人,你懂军队,我不懂军队!” 当然这是他自谦的话,但手下听到心中甜,做事更加给力。 “让谢思明中校进来!”刘国昌吩咐道。 谢思明进来,这人有三十多岁,长着一副扑克脸,不苟言笑,是北海布政使司所属的统计署署长。 北海是新设行省,军政不分,军人任文职很正常,待到时机成熟,则要分离。 统计署是清水衙门,但地位超然。 按朝廷体制,他有权查阅一切账目,要求北海布政使司及所在军队上交统计报表,并有权调查社会上的各种数据,以备朝廷与地方上参考。 刘国昌找人谈话,有保密的要求,因此旁边除了他带来的副官负责记录之外,再无第四个人。 因此刘国昌直截了当地道:“北国有佳人!”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