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5节 帕夏的人头在此-《大明之雄霸海外》


    第(2/3)页

    大维齐尔亲临前线督战,所有的包头佬都不敢怠慢,他们凭借火力掩护,在督战队驱使下,持续不断地向着中国人进攻

    而中国人寸步不让,他们的火力展开,与包头佬展开了针锋相对的决战。

    负责该战线的是第六军:李成栋、颜田、杨彦昌、胡一青;第七军:曾英、李占春、于大海、赵印选,这些将军们全部披挂上阵,充当了救火队员,哪里有险情就去堵哪里,而部队的参谋长、参谋则承担起指挥的职责!

    如今处于冷兵器与热兵器并存的时代,冷兵器没有退出战场,热兵器方兴未艾,个人的武力还是很重要的,而各军的长官们正是耍兵器的好手,擅长的是军队对战,凭借个人武力取胜。

    相比之下,军中的参谋长、参谋和参谋军士等更加精通指挥作战,长官们反倒要听从参谋长的指挥!

    当然长官们如果想偷懒不上前打仗,除非是上级要求又或者情况危急,否则他们大可以坐着边喝茶边指挥作战。

    但基本上这种情况很少见,大部分长官都是好战分子,他们就在火线上作战,如此也极大地鼓励了士气。

    同样地,包头佬的帕夏们也活跃在前线,如断了一只手的麦尔祖格帕夏照样上阵,他用右手执弯刀作战,成为了战场磁铁。

    中国人看出便宜来,纷纷向他涌去,想割了他的脑袋好赚二千银元花用---一个帕夏的人头,中国人开出的的价码是二千银元,这钱不少了,约等于一千四百两银子,而大明那边一个人工全年收入为三十两银子而已!

    赚个人头好退休,小兵们嗷嗷地扑来,与保卫麦尔祖格帕夏的包头佬展开激战。

    那些包头佬是奥斯曼军中最好的部队,奥斯曼人绝对不允许中国人讨取了自家帕夏的性命。

    围绕着麦尔祖格帕夏的战斗极为激烈,一方想砍他,另一方要保他,双方矛盾不可调和,那就肝吧。

    双方使尽浑身解数,近战用刀枪,距离稍远一点就是火枪、喷子、筒子,飞过来的是炸弹!

    换来的是该处堆满了死尸,有包头佬的,也有中国人的,足足有千余具之多,流下来鲜血在低处积聚为小泊,后来中国人就把该处叫做血泊岭,“泊”字通“帕”字,意指帕夏。

    这样大的热闹理所当然地惹来了中国强将,第六军军长李成栋双手持一把短柄狼牙棒,旋风般地扑向了麦尔祖格帕夏。

    这李成栋久负盛名,是中华悍将中一员,如果不是归顺颜常武,他归顺的将是鞑靼人,成就明李成栋灭明于此的传奇,现在当然是灭包头佬于此,他那狼牙棒既大又重,沾着就伤,碰着就亡,很快就是满棒鲜血,棒钉上沾满血肉或内脏。
    第(2/3)页